以往熊市“吃藥喝酒”行情在今年卻“只顧喝酒沒有吃藥”,不過,這一格局正在逐步改觀。在基金看來,此前市場對于醫藥板塊預期過于悲觀,在中國老齡化趨勢明顯的情況下,醫藥行業的需求始終具備剛性特征。而醫藥行業經過一年多的調整,比較優勢有所提升,此外,機構投資者對醫藥行業的配置接近5年來的低位,考慮到行業輪動因素,資金回補可能性在加大。
昨日,多只醫藥基金B份額均放量上漲,這意味著資金已經借道分級基金進行布局。其中,信誠醫藥800B上漲9.06%,國泰醫藥B上漲5.68%,醫療B上漲3.12%。
在農銀醫療保健基金經理徐治彪看來,目前市場整體對醫藥處于低配狀態。在2016年之前,醫藥行業基金的配置很少低于15%,而現在據賣方測算在8%至9%左右,如果剔除醫藥基金,醫藥配置肯定低于5%,這意味著相當一部分基金經理沒有配置醫藥。
基于上述分析,徐治彪認為,醫藥行業在三季度的市場表現不會差,從性價比角度來說非常值得配置。
興業證券認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半年報業績延續了一季報的水平,表現較好,這將支撐三季度醫藥板塊的反彈行情。同時,政策層面逐步改善,好于預期,醫保控費形勢好轉,招標降價壓力也有所緩解。此外,前期市場的預期較低,機構投資者在醫藥行業的配置已經是近5年來的低位,考慮到資金博弈以及行業輪動的因素,醫藥行業比較優勢有所增加,資金回流的可能性在加大。
國泰君安認為,在其他投資熱點高漲時,通過全市場橫向比較,或應前瞻性布局部分低估值或估值合理、有業績、有變化的優質醫藥股。白酒等其他消費類板塊的持續上漲,使得部分醫藥股的估值劣勢差距縮小。半年報集中披露期即將來臨,業績對股價的牽引力也會加大。
事實上,在中國老齡化趨勢明顯的情況下,醫藥行業的需求仍具有剛性特征。在一些基金經理看來,醫藥行業的診療方式也在不斷尋求創新和突破。大數據時代產品、商業模式創新以及民營資本的進入都給醫藥和醫療服務行業帶來新的投資機會,一批具有品種優勢、銷售優勢、資源整合能力的制藥企業也表現出了很好的增長潛力。
此外,海富通機構權益投資部副總監吳科春也明確表示看好醫藥行業下半年行情。在其看來,此前由于醫保控費,醫藥行業的股價經過了一年多的打壓,負面影響已經逐步出清,醫藥龍頭股的估值已到較低區域,有一定的估值修復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