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念二:跟著港資買大盤股
在滬港通開通之初,市場上就有“大盤藍籌股的春天要來了”的聲音。原因很簡單,秉承價值投資的港資,更重視企業的基本面和業績。因此,已經得到廣泛認可的大盤藍籌股,也會得到港資的青睞。
但事實上,在滬港通開通前后,大盤藍籌股的表現并未跑贏行業平均水平。廣發證券研報顯示,滬港通宣布后3個月內,市值5000億元以上的大盤股走勢最優,但3個月后,市值在100億元以下的滬股通股票反而表現更好。而在滬港通正式開通后,表現最好的一組則是市值在500億~1000億元之間的股票,該區間股票表現遠超行業平均水平;而5000億元以上的股票開通后3個月內則勉強在行業平均水平附近波動,股市大跌前后則遠不如行業平均水平。
因此,并不是市值越大,越容易得到港資青睞。其實,就深港通宣布之前的相關個股表現,也同樣能說明問題。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注意到,在深港通消息宣布前5個交易日,深港兩地上市的AH股均出現了大幅上漲,漲幅最大的都是小市值個股。截至8月16日(深港通宣布當日),有多只個股在5日內漲幅超20%,且多是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AH股。這些個股的A股溢價率均很高,似乎沒有更多炒作的理由,但事實上,這幾只中小板AH股的漲幅,反而在深市AH股中名列前茅,而且,比“更便宜”的H股漲幅更高。
執念三:不畏追漲概念股
另外,投資者還需要注意,A股市場往往有“利好出盡是利空”的解讀,因此,如果在消息公布之時已經大漲后,如果堅持追漲,可能就是股價開始回落之時。
以海螺水泥為例,在滬港通消息宣布當日股價漲停,但此后五日便將漲幅抹去。在滬港通正式開通前的15個交易日,海螺水泥A股股價上漲了9.81%,但在開通當日和次日,便分別下挫2.7%及2.48%。而在滬港通開通一周年的區間內(2014年11月17日至2015年11月17日),海螺水泥股價僅僅上漲了1.23%,而同期大盤漲跌幅為45.42%。
同理,在深港通消息發布及正式開通前后,類似的故事可能還會繼續上演。投資者在選擇標的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擇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