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篇
投資空間有多大?細數滬深兩市AH股四大不同
每經記者賈麗娟
深港通開通之后,首選股票池就是深港兩地上市的AH股。如果參照滬港通的情況,AH股之間的價差似乎不一定能縮小,炒作空間似乎有限。那么,深港通增加的AH股標的,還值得投資者關注嗎?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注意到,與滬港通不同,深港兩地上市的AH股,不僅數量少,且不少股票市值小,行業相對更為分散。因此,滬港通的經驗不一定能夠全盤照搬,深港通蘊含的機會,仍然值得投資者探究。
標的數量少、溢價率更高
Wind資訊顯示,深港兩地同時上市的AH股目前有17只,遠遠少于滬港兩地上市的70余只標的,這使得深港通增加的可交易AH股有了稀缺的意味。
但深港通的開通時點,與滬港通已經大不相同,市場情況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滬港通開通之前,由于滬港兩地上市的AH股,有很大一部分為金融股,因此有不少A股相對H股有折讓。長城證券稱,滬港通開通之前,AH價差處于“相對合理水平”,2012年至2013年,恒生AH股溢價指數維持中樞100左右波動,2014年初,AH股溢價指數甚至處于近5年來的低點,A股相對港股總體折價。
目前,17只深市AH股全部處于溢價狀態。按照元大證券的統計,截至8月16日,溢價率最高的是浙江世寶,溢價率382%;接下來是山東墨龍和東北電氣,A股溢價率分別為248%及184%。也就是說,這些個股中,A股比H股貴了至少近兩倍。
此外,新華制藥、海信科龍的溢價率都超過了150%,萬科A股溢價率也達54%。整體來看,A股溢價率低于40%的個股為數寥寥,僅有廣發證券、鞍鋼股份、比亞迪和濰柴動力4只個股。其中濰柴動力是溢價率最低的A股,溢價6.21%。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就曾表示,雖然AH股票交易的標的同股同權,但由于兩地市場無法自由流動,交易受到兩個市場不同供求關系的影響,未來大的趨勢是價差會越來越小,但不會消失,直至出現有效的套利機制。
事實上,從AH溢價指數也可以看出這一點。滬港通在2014年11月17日開通,當時的AH溢價指數為102.14,兩地價差并不明顯。但一年之后的2015年11月16日,AH溢價指數為141.74,換言之,A股整體比H股貴了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