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往:馬云承認敗給微信
馬云
2013年9月23日,阿里巴巴發布移動好友互動平臺“來往”。這也是阿里巴巴新成立網絡通訊事業部后,首個對外正式亮相的集團核心級項目。作為一款即時通訊軟件,也是阿里第一款獨立于電商業務之外的社交產品,其核心功能是實現熟人之間的社交。除了語音、文字等基本的通訊功能之外,“來往”支持“閱后即焚”,還包括公眾賬號。
從用戶界面到功能,乍一看,“來往”就像是翻版微信,只不過開發商從騰訊變成了阿里。與依托于QQ和通訊錄好友來挖掘微信用戶的方式類似,阿里想要借助于其電商用戶的資源優勢和桌面時代的阿里旺旺,以此打入移動社交。阿里曾動用集團上下各種人力、財力資源來推廣“來往”,包括現金獎勵來鼓勵員工使用,這一舉動也被業界視為阿里想要挑戰騰訊微信在社交領域的霸主地位。
最早做這款產品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互聯網的每一個細分行業都不應該只存在一個巨頭,而需要其他的對手去與他競爭,比如來往和微信的競爭關系。
阿里進入社交的底氣從何而來?有評論認為,阿里旺旺和QQ在用戶量上的微小差異,可能讓阿里以為,他們同樣可以做社交。但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講師魏武揮認為,旺旺無法切入到用戶的日常生活中去,在大多數時候,用戶把旺旺當成一個臨時性的買賣雙方就特定事宜的溝通工具,一旦溝通目標完成,便不再使用旺旺。
然而一年后,有消息稱,來往的月活躍用戶僅50萬,官方從未公布過該數據。這一成績遠不如微信,也不敵陌陌。正如騰訊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所言,“打敗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個微信”。先投資后全資收購“陌陌”,似乎成了阿里彌補“來往”推廣失敗并能與微信、QQ決戰到底的最佳舉措。
2015年年初,馬云在一次演講中低頭認輸:“我原來會想做個東西和微信競爭,但現在會為微信鼓掌。這種競爭是一種樂趣,我們會在競爭中此消彼長。”
2015年11月,“來往”更名為“點點蟲”,主打“閱后即焚”功能,成為一款專注于私密社交的軟件。為這場競賽畫上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