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舊金山昨日召開的英特爾全球開發(fā)者論壇(IDF)中,英特爾正式宣布已與競爭對手ARM達成新的授權協(xié)議,英特爾將從ARM處獲取技術授權。這意味著,英特爾將向第三方開放自己的芯片工廠,包括10納米工藝的生產(chǎn)線,用于生產(chǎn)ARM技術的芯片。
這是半導體領域的大事件。多年來堅持自研自產(chǎn)英特爾終于按耐不住敞開大門,加入代工廠領域競爭。在CEO科再齊的帶領下,英特爾正游說擴大其代工業(yè)務范圍。獲得ARM的技術授權,將能生產(chǎn)ARM架構的處理器產(chǎn)品,才能真正迎合移動市場的主流需求,是為接下來爭取蘋果、高通等代工訂單所邁出的一大步。憑借優(yōu)異的制造技藝,英特爾或將改寫半導體代工廠領域格局。
英特爾即刻宣布,韓國第二大手機制造商LG電子,將使用該公司的代工廠制造10納米工藝的手機芯片。
曾在電腦市場上雄霸一方的英特爾,受到PC市場的持續(xù)下滑以及服務器處理器業(yè)務增長緩慢的拖累,不得不另謀出路。此前,英特爾與智能手機浪潮失之交臂,導致在規(guī)模龐大、快速成長的移動處理器市場落于人后。現(xiàn)終于殺出一條闖入物聯(lián)網(wǎng)市場的血路。
英特爾全球副總裁、中國區(qū)總裁楊旭隨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英特爾和ARM并不完全是競爭關系,也可以是合作關系。比如說,使用英特爾的感知技術,但使用ARM的芯片,雙方可以是互補的關系。”
今年早前,英特爾CEO科再齊就曾宣布將重新聚焦物聯(lián)網(wǎng)。在致員工信中稱,“將致力于將英特爾從一家PC公司轉為提供云服務和數(shù)十億智能電腦連接設備的公司。”
半導體領域群雄爭霸
英特爾和ARM的化敵為友無疑將給競爭對手帶來莫大威脅,首當其沖的就是臺灣的半導體代工廠和三星。英特爾借由ARM的技術授權,直指蘋果、高通等大單。英特爾憑借高超的制造工藝,勢必將給原先的代工廠造成巨大壓力。
此前市場一直傳言英特爾將為蘋果提供新的Iphone帶芯片甚至為蘋果生產(chǎn)處理器,此次拿下ARM的技術授權,更是為日后代工蘋果A系列芯片鋪平道路。目前蘋果A系列芯片的生產(chǎn)商是三星和臺積電。除蘋果以外,高通(現(xiàn)在是三星、臺積電),NVIDIA(臺積電)等巨頭的芯片生產(chǎn)或都將成為英特爾的目標。
在移動處理器市場,ARM是毫無疑問的霸主。目前ARM芯片已占據(jù)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95%,相關出貨量突破了30億部,超過70%的智能電視也在使用ARM的處理器。不過ARM并不自行開展生產(chǎn),而是收取芯片授權費。去年ARM營收達到10億英鎊。
7月18日,軟銀以234億英鎊(320億美元)收購ARM。孫正義稱,“ARM將完美匹配軟銀集團的戰(zhàn)略,這筆投資幫助我們獲得了‘物聯(lián)網(wǎng)’帶來的重大機會。這是我們所做過的最重要的收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