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研究》指出,2024年千億縣數量增加到62個,GDP超900億元的準“千億縣”達到21個,800億元以上縣域數量超過100個,700億元以上縣域接近150個,未來準千億縣數量將持續增加,競爭持續加劇。
圖表來源:《2025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
《研究》指出,百強縣經濟規模穩中有進,由2015年的7.4萬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12.6萬億元。百強縣以占全國約2%的土地面積和7%的人口規模,創造了全國約十分之一的GDP。
《研究》指出,大城市周邊縣、陸地邊境縣、沿海縣、工業大縣、農業強縣、文旅名縣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條件,迅速發展。
其中,海洋縣和陸地邊境縣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陸地邊境縣從“開放末梢”邁向“雙循環節點”,從“政策洼地”轉向“制度高地”,從“邊疆穩定”走向“共同富裕”;沿海縣三次產業蓬勃發展,依托海洋資源和港口設施,逐漸向高技術、高效能和高質量“三高”產業快速轉型。
賽迪顧問副總裁、賽迪方略總經理兼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表示,全國縣域經濟規模持續增長,GDP由2015年的31.6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48.3萬億元;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縣域二產增加值達40%,產業結構基本形成二產和三產“雙輪驅動”格局,未來縣域實現高質量發展應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驅動、以新型城鎮化為重要空間支撐、以鄉村振興為必由之路,為推動國家整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