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希拉里
希拉里民調支持率持續領先。受近期“郵件門”事件影響,希拉里支持率下降,特朗普支持率在上升。部分媒體如LA Times的民調數據中特朗普支持率已經反超希拉里,根據LA Times的民調數據,希拉里支持率43%,低于特朗普支持率的47%,但在其余媒體中民調支持率仍然是希拉里領先。根據RealClear Politics網站綜合美國6家主流媒體的平均的民調支持率結果,目前希拉里平均支持率為47.5%,仍高于特朗普的平均支持率45.3%。
兩黨政策異同:均主張貿易保護和基建,在財政、金融監管等方面存在分歧。特朗普與希拉里意見相似的方面在于貿易和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政策方面,特朗普更傾向貿易保護,認為貿易逆差導致國內資源和工作崗位流失,希望能夠通過關稅手段從海外奪回就業崗位。希拉里同樣表示將阻止“扼殺就業和壓低薪資”的貿易協定,將對外國商品實施“有針對性的關稅”。兩位總統候選人也都表示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希拉里計劃將在就任后提出2750億美元的基建投資計劃,特朗普計劃在建設公路、橋梁、水利設施以及電網上投入上萬億美元。特朗普和希拉里政策的主要差異在于財政、金融監管、能源與貿易等方面。財政方面,特朗普傾向于減稅,他提出的稅收政策包括提高納稅標準扣除額、廢除遺產稅、將企業所得稅從目前的39%降為15%等。希拉里主張削減財政赤字,增加富人納稅,并且希望通過調整工資和稅收制度促使勞動報酬更公平,具體措施包括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藍領階層的工資水平。在金融監管方面,特朗普宣稱將“暫停所有監管”,放松銀行借貸,為大型銀行提供足夠的資本緩沖。而希拉里表態將加強金融結構監管并且嚴厲打擊“影子銀行”的非金融借貸行為,例如對大型金融機構征收“風險費”,激勵大銀行收縮規模和簡化業務,從而降低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的風險。并且將遏制短期投機行為,鼓勵長期投資,希拉里提議大幅提高短期投資者的資本利得稅,例如對短期交易者征收金融交易稅。能源政策方面,特朗普捍衛傳統能源,主張捍衛煤炭產業,并且要求取消奧巴馬政府對能源行業限制,認為化石能源才是王道。希拉里表示將延續奧巴馬政府的環境政策,大力發展太陽能,主張聯邦政府對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和風能補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