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護士們:一群沒有翅膀的天使
慢慢人生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一份承載著理想和汗水的坐標。在鄭州瑞陽養老院里,有這樣一群帶著夢想,滿懷愛心的90后們。他們專職從事失能老人的護理工作,日夜陪伴照料著這些老人們,他們無怨無悔的將老人當作親人對待,照顧老人又臟又累,但他們從不退縮。他們不僅每天需要協助老人做一些日常生活、基礎護理操作、以及簡單的健康鍛煉,更多的是運用專業護理知識給予老人們溝通交流和疾病預防康復。不管老人需要什么,他們都會盡量滿足,從不敷衍,作為一群90后的年輕人,這是多么的難能可貴,老人們都對他們贊不絕口。
在每天的工作中,他們對老人說的最多就是“昨天睡的好嗎?飯菜有沒有不合口?有沒有什么不舒服?”每天周而復始的重復這些簡單的話語,卻是對老人最大的關愛。通過對老人們簡單的問候,他們不僅了解到了老人更多的需要,也明白了老人真正需要的是心靈的慰藉。現在,每當他們走進老人房間的一剎那,微笑總是不由的掛在臉上,心里面就會覺得這些老人就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樣親切,總是有種動力促使他們去親近,去用心照顧他們。
記得有天早上,馮奶奶看起來有點不舒服,區域護士先給她打來了一壺水,問她早餐吃的怎么樣,馮奶奶說吃的有點兒多,覺得肚子有點發脹,護士就開始給她按摩肚子,幫助消化食物。也就是在給馮奶奶按摩的過程中,護士了解到了老人最近大便不好、干結,于是護士就給她找來了平時吃的健胃丸,老人吃過后說有大便的感覺,可來到衛生間后,馮奶奶硬是大便干結出不來。馮奶奶本身患有高血壓,護士擔心老人便秘引起血壓升高等一系列疾病,立即彎腰給馮奶奶用手指把大便摳了出來。經過十多分鐘的努力,馮奶奶終于大便通暢了,肚子也不漲了,馮奶奶連聲感謝,一個勁的說護士們對我們這些老人太好了。老人長期性便秘,在家親生兒女也沒有親手為她們做過這些,馮奶奶不停的感謝他們,護士們的心中也因能幫助老人而感到非常愉快。就這樣,在一次次的護理過程中,護士們與老人之間更加的親密。
南丁格爾曾經說過:“護理工作是一門精細的藝術,護士要有一顆同情心,要有一雙愿意工作的手”。王磊磊常說“家屬把老人交付于我們,代表著他們信任我們,那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去用心工作。”工作中的每個日日夜夜,他們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用愛心,耐心,細心,關心,真心,同情心,責任心做好每一件事,“急老人所急,需老人所需”地認真對待每一位老人”。作為高護區的一名護士,工作中,他們嚴格要求自己,每天都以最美的微笑,最親切的語言,最體貼的護理,最熱情的工作態度,最精湛的操作技能來對待每一位老人。
張大爺是今年剛住進高護區的一位老人,今年80多歲,患有癲癇。一次晚飯后,張大爺癲癇發作,持續高燒不退,心率不齊而快,血壓升高,當天值守的護士朱小宣立刻通知值班醫生。遵醫囑后朱小宣立即給予復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ml肌注,因為是長期臥床的老人,老人臀部有褥瘡,在翻身中朱小宣格外的小心,由于吞咽功能下降,朱小宣立即經鼻飼給予流質飲食。之后,朱小宣高度重視,每一個小時監測一次生命體征,每兩個小時翻身一次,同時留置導尿觀察尿量。在觀察病情同時,朱小宣發現患者呼吸急促,嘴唇發紺,報告醫生后,立即遵醫囑給予冰袋放置于腋下,同時進行溫水擦浴物理降溫和氧氣吸入并時刻觀察老人的生命體征變化。最終經過治療,物理降溫,張大爺的病情逐漸好轉,體溫也恢復了正常,此刻老人家屬憂愁的臉上也終開笑容,他們拉著朱小宣的手不停地說“謝謝,謝謝,看到你們忙前忙后,跑上跑下的比我們家屬還上心,謝謝你們了。把老人交給你們我們特別放心。你們都累壞了吧,趕緊回去休息會吧,我們在這里看著,你們不用擔心。”朱小宣急忙笑著說:沒事的,這是我們的工作,應該的,我先回去忙,一會我再來看爺爺,放心吧。實際上這些真的都是他們應該的份內工作,雖然很累,但當聽到家屬們感謝的話語,他們心中也感到非常的高興,累并快樂著,覺得這樣值得。
有人說:“護士是沒有翅膀的天使”,也有人說 :“護士雖然不一定有很美的外表,但是一定有一顆溫柔善良的心。”在生命的單程列車上,護士高超的技術和精心的護理,將使人生旅途的終點得到延伸。 南丁格爾曾經贊譽道:“護理是一門藝術,從事這門藝術需要有極大的心理準備。”這既是對護理工作的最高贊揚,也是對護士工作的最高要求。這一群90后的護士們,他們不僅僅是一名護士,同時又是兒子女兒、或者可能是妻子、老公、母親、父親……。當工作與家庭發生沖突時,他們多想照顧好家人,可是他們知道還有許多的老人需要他們。搶救生命,更加重要。對于親人他們有許多的無奈與愧疚,可是只能悄悄地藏在心底,因為他們是護士,選擇了這一職業,他們就選擇了付出,選擇了奉獻。
如果說護理工作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那護士就是最前線的支援。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只要穿上那身潔白,他們就是一名護士,就是一個天使,就擔負著一種使命。他們用自己的方式關愛著老人,詮釋著自己的愛心,用行動和語言向領導、向人民宣誓:我們的工作無差錯,我們的崗位請放心!
每當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容時,那一聲謝謝,讓他們的心里頓生幾分暖意。他們就是這樣一群人,愿用自己的生命去守護生命,讓希望之燈照亮那無邊的黑夜,讓光明幸福永駐每一個角落。他們是平凡的,但他們一直堅守著這種平凡,一直在平凡中默默奉獻,視老人如親人,視工作如生命。在護理老人的時候,有過被老人拒絕的困擾,有過被誤解而遭受的指責和無奈。但慶幸的是,他們并沒有因為這樣的壓力而變得懼怕工作。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職責是為人民服務,肩負的是救死扶傷的重任,承載著國家、社會和人民的重托。在這個沒有掌聲,沒有喝彩,只有生與死斗爭的舞臺上,任歲月的痕跡爬上臉龐,一路風霜染白了頭,依舊默默地播散著愛的種子。
真正走進高護這份工作,他們非常希望有人能夠給予他們一些意見和肯定,僅僅是這些很小、很簡單的事情就會讓他們贊不絕口,讓他們更有信心去服務好每一位老人。在我國老年人群體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總數約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9%,有太多的老人等著他們去關愛,等著他們去照顧,他們的工作量很大,責任也更加沉重。正是由于這一份責任,他們更會加強自身的素質,更加努力地去做好這份工作,用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滿足老人的護理需求,拉近與老人的距離,提高老人的滿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