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濟南多家保險公司了解到,受濟南入夏以來的兩次強降雨天氣以及一次風雹災害影響,由于體量的差距,每家保險公司的車險報案數量約在30例—60例之間。總體來看,已有數百輛車輛在這3次惡劣天氣中受損。
對此,接受導報記者采訪的保險專家提醒消費者,在惡劣天氣高發的夏季,應及時關注天氣預警,盡量避免外出。若遇涉水行駛,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強行通過。
注意低洼地勢
“濟南又淪陷了。”在剛過去的“7·12”這場強降雨中,濟南市民如此調侃。
在經四路萬達寫字樓工作的濟南白領唐小姐說起當晚的經歷,到現在還心有余悸。“坐電梯到地下2層取車時發現,水都到半個車胎那么深了,我當時就覺得好害怕。”唐小姐表示,當時停車場都不收費了,有專人指揮著車輛讓快點出去。
據了解,在強降雨當天,濟南鐵路涵洞、蓋家溝、花園路等易積水路段不斷出現水淹車事件。
7月13日下午,中國平安(601318,股吧)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產險”)濟南第一中支客服理賠中心的張經理告訴導報記者,截至7月13日中午,受“7·12”強降雨受損報案的平安產險承保車輛已達37輛,出險車輛的報案地點多在天橋區和歷城區。
“今年入夏以來的1個月內,我公司因強降雨天氣收到的保險車輛報案共計百余起。單從6月21日的那場暴雨來看,報案車輛就有60例。”據張經理介紹,在這60起案例中,以停放時的“水淹車”情況居多,達到50例。
“這種水淹車情況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停放地點較為低洼造成的。一般來說,需要賠付一定的清洗費用。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在行駛過程中,造成的進氣管進水,或者二次打火造成的發動機進水。”張經理表示,在6月底的那次強降雨中,60例報案車輛中,有10起存在發動機進水的情況。
導報記者向保險理賠專家了解到,車輛在涉水行駛過程中,如遇進氣管被水淹造成的熄火情況,應保留現場并及時報案,保險公司對這種情況也會給予車損險理賠。但在熄火后,若因二次打火造成的發動機進水,則不在車損險理賠范圍內,已購買附加險種涉水險的車輛才可得到理賠。
對此,平安產險張經理提醒消費者,如遇強降雨天氣,盡量在高發時段避免出行。車輛停放應選擇高處,車輛行駛切忌存在強行通過的僥幸心理,如遇涉水行駛熄火情況,應避免二次打火,及時報案請求支援。“從以往報案情況來看,尤其是高檔車,由于底盤較低被水淹的概率更高一些,應該引起廣大市民注意。”張經理說。
值得一提的是,暴雨及強對流天氣下,還有不少車輛的出險是由于高處墜落物砸壞而受損的。保險理賠專家告訴導報記者,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應第一時間固定致害方,若致害物是自然樹木墜落物,屬于車損范疇;若致害物屬居民住戶墜落物,保險公司則盡量協調雙方賠償,或者找保險公司索賠后轉讓賠償權益,由保險公司找致害方索賠。
關注惡劣天氣
除了暴雨災害,今年入夏以來,冰雹等惡劣天氣也多次突襲濟南章丘地區、德州德城區、聊城市冠縣以及棗莊市市中區等山東多地,令人始料未及。來自山東省民政廳的數據顯示,6月中旬的風雹災害造成山東直接經濟損失達3.99億元,山東24.7萬人受災。
有氣象專家表示,冰雹是春夏季節一種對農業生產危害較大的災害性天氣。冰雹出現時,常常伴有大風、劇烈的降溫和強雷電現象。值得關注的是,有車一族遇冰雹災害,如果愛車已投保車損險,車體因冰雹原因受損,這種情況是在保障范圍之內的,按照保險公司的相關條款,車主可以得到車險足額賠付。
導報記者注意到,章丘市區的承保車輛在6月14日的風雹災害受損較為嚴重,鴿子蛋大小的冰雹令市民直呼見所未見。
“受這次雹災影響,我公司章丘地區承保車輛出險率大幅增加。”都邦保險山東分公司理賠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導報記者,僅章丘地區該公司承保的車輛就有60余起報案,是平時整個濟南市每天報案量的兩倍,受損金額共計20余萬元。
據該負責人介紹,針對雹災以及暴雨出現的車輛,都邦保險采取聯合4S店拖車救援以及委托第三方公估公司進行保險標的勘探、鑒定、估損工作相結合的高效救援措施。
導報記者了解到,受到冰雹影響較為嚴重的還有德州市和濱州市等多個地市。雖然今夏以來,因冰雹災害受損的車輛在不斷增加,但保險專家也表示不必恐慌。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德州中支的車險理賠工作人員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6月中旬以來,德州地區冰雹比較多,我們德州中支啟動應急預案,不需要氣象冰雹證明,與維修站協商打包維修,快速處理。”
“事實上,每個公司都很重視客戶服務體驗。”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這種大范圍因天氣受損的車輛,一般會在省級公司領導下啟動應急預案,各種便利措施,盡最大化簡化理賠材料,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此外,保監會也于近日及時發布《關于應對自然災害的保險消費提示》。保監會提醒消費者,增強保險意識,自主選購產品,在密切關注災情預告,加強災害預防的同時,遇到災情險情應及時報案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