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有關海外煤礦進口邊際改善的消息給A股煤炭板塊帶來壓力。對此,山煤國際董事、總經理武海軍在今日舉辦的三季度業績交流會上表示,中澳關系修復帶動澳洲焦煤和動力煤進入我國,將對我國近兩年的國內供應缺口形成有效補充,全國煤炭供應緊張局面得到緩解。目前,進口煤炭的整體規模相對于國內煤炭供給而言體量較小,對國內的煤炭價格不會造成實質性影響。
與武海軍的觀點相呼應,業內人士指出,煤炭進口自今年初以來已縮水。國際能源網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進口煤炭累計同比下降10.5%,主要原因是歐盟禁止俄煤導致煤炭搶購加劇,以及國內外煤價倒掛導致沿海地區用戶采購意愿降低。中信期貨研報指出,我國煤炭保供壓力仍大,而澳煤性價比優勢較明顯,市場在中澳最高領導人會晤的背景下對中澳煤炭貿易恢復的預期升溫大,但這仍需觀察后續動態。即便中澳煤炭貿易恢復,估計中國新增澳煤進口規模約1000-3000萬噸/年,對降低進口煤綜合成本、緩解供應緊張有一定作用。但相比1-10月我國規模以上企業生產原煤36.9億噸、進口煤炭2.3億噸仍占比較小。
武海軍進一步表示,目前國內煤價處于穩定合理區間。隨著冬季用煤旺季來臨,動力煤耗煤需求將較目前增加,價格將保持在長協規定的合理區間執行。煉焦煤市場行情更多的受下游企業需求關系影響。他同時透露,2023年長協合同簽訂工作尚未完成,公司正在積極推進中。
10月31日全國煤炭交易中心數據顯示,根據“基準價+浮動價”機制,11月5500卡下水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價格728元/噸,將相比Q3的719元/噸上漲9元/噸。同時,發改委印發《2023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工作方案》的通知,長協基準價和計算公式不變。相比長協煤的穩定,市場煤價卻保持著歷史同期高位運行。根據wind數據,截至10月28日,京唐港山西5500卡動力煤價格為1600元/噸,較三季度平均價格上漲約26.07%。
山煤國際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完成原煤產量1085.41萬噸,同比增長19.53%;實現煤炭生產毛利額54.84億元,同比增長45.45%。分析人士指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煤炭產量、售價雙升,這帶動了公司實現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76%,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207.36%。由于山煤國際市場煤銷售占比較高,煤價彈性較大,受益行業景氣度將更加明顯。
武海軍表示,公司目前煤炭產銷正常,符合原定年度生產計劃。公司未來產能增加主要來源于現有兩座基建礦井投產后的產能貢獻。目前鑫順礦已完成竣工驗收及備案工作,目前正在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莊子河礦正在加快推進基建工作。
本文由財聯社授權“匯通財經”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