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宏觀層面悲觀反映大盤,黑色系需求一般順勢下跌中
價格:今日01合約跌2.6%。收于2488,港口準一級焦炭倉單成本2958元/噸,焦炭主流市場暫穩運行。
【資料圖】
供應端:隨著物流狀況逐漸好轉,產地部分焦企開工率明顯回升,不過多數焦企因疫情干擾以及虧損等原因提產幅度有限,
需求端:鋼廠方面,近期停產檢修高爐增多,日耗繼續減少,且運力恢復后原料到貨也有好轉,廠內焦炭庫存轉降為增,部分鋼廠采購熱情開始下降。
成本端:近期原料煤開始出現零星下調,成本支撐走弱,整體影響市場看降情緒漸濃,后期重點關注關注鋼廠利潤及原料煤讓利情況。
觀點與建議:宏觀情緒較差,上證綜指持續下挫,使得本就需求較弱的建筑用鋼在宏觀環境影響下持續下挫,并在上證綜指止跌前或將延續跌勢;而我們也不能忽視雙焦基本面本身較為健康的狀態,焦炭盤面2450下方已經給鋼廠讓去利潤,屆時關注下跌阻力增強。
螺紋鋼:期鋼大幅下跌再創新低,現貨價格下調情緒悲觀
價格:今日,黑色板塊整體下行。受原料端大幅下跌影響,螺紋鋼跌幅迅速擴大,2301合約日內連續下行,創新低3478,收盤于3490元/噸,收跌2.81%。上海中天現貨價為3760元/噸,大幅下調80元/噸。
供給端:本周螺紋鋼產量為305.02萬噸,環比增加5.83萬噸。從實際數據來看,螺紋鋼供給微增,暫時仍處高位。但隨著未來旺季結束,鋼廠檢修陸續提上日程,目前已有部分鋼企公布停減產計劃,預計未來供應仍會收縮。近日粗鋼壓減風聲又起,但暫未看到明確信息,仍需觀望對待。
需求端:十月旺季將盡,期間終端需求持續平淡。本周表觀消費量為324.96萬噸,環比小幅增加2.87萬噸。建材實際成交整體在13至18萬噸左右波動,昨日成交為13.22萬噸。本周廠庫、社庫均出現去庫,庫存整體處于低位。在終端需求一般的背景下,庫存壓力暫時不大。
觀點與建議:目前旺季已至尾聲,未來隨著天氣轉冷,需求預計繼續轉淡。在供增需弱,原料端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市場整體悲觀,短期依舊承壓偏弱。但近日停減產鋼企增多,需密切關注未來供應縮減情況。
原油:EIA庫存小幅累庫,原油震蕩運行
期貨市場,布油在93美元附近震蕩整理,國內SC2212合約小幅收漲,收盤價684.6。
宏觀方面:歐洲央行宣布加息75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將存款利率上調至1.5%,將主要再融資利率上調至2%,將邊際貸款利率上調至2.25%。這是歐洲央行自今年7月和9月兩次加息后的第三次加息。
供應:10月5號OPEC+會議決定減產200萬桶/日,空前團結的OPEC內部反映出減產立場的堅定。美國政府對OPEC+表現出不滿,或延長SPR拋售時間并采取反制措施。美國與產油國之間的矛盾增加。總體來看,在美國頁巖油停滯不前的背景下,供應端依舊偏緊。
需求:國內疫情有所攀升,高風險區增多,打擊原油需求。IMF在其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繼續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7%,比7月份的預測低0.2個百分點。EIA庫存數據顯示美國汽油庫存不斷下降,原油需求穩定。
庫存:截至10月21日,EIA原油庫存上升258萬桶,汽油下降148萬桶,精煉油增加17萬桶。
觀點及建議:最新歐佩克報告下調原油需求預期,供給端在美國頁巖油停滯不前的背景下,短期原油供給依舊偏緊,需求端疲軟,利多利空交織,EIA數據小幅累庫,原油短期震蕩運行。中長期來看,在需求的影響下預計原油偏弱運行。
甲醇:宏觀和商品利空影響下,甲醇短期偏弱運行
期貨市場,甲醇2301合約小幅收跌,收盤價2534。江蘇現貨報價2830-2840,現貨在低庫存支撐下,強勢于期貨價格。
供給端:國內甲醇開工73.2%,環比上周下降0.6%,同比往年同期上升7.3%。隨著秋檢的結束及金九銀十的需求端刺激,甲醇裝置大多恢復正常開工,后續檢修的可能性極小,近八周以來甲醇產量不斷增長。
需求端:國內甲醇制烯烴裝置產能利用率較上周微幅提升。周內雖浙江某裝置停車、大唐裝置小幅降負,但江蘇盛虹裝置重啟與恒有能源提負,其他裝置均維持前期水平生產。甲醛開工率較上周下降0.1%。二甲醚開工率較上周下降2.1%。MTBE開工率較上周下降4.8%。醋酸開工率較上周下降0.4%。甲縮醛開工率較上周下降1.3%。DMF開工率較上周下降4.8%,傳統需求加權開工率下降。
庫存:上周甲醇港口庫存寬幅去庫,周期內因臺風以及大風天氣影響,部分船只航行以及卸貨速度緩慢,但主流區域提貨良好,庫存降幅較大。
成本端:冬季采暖季來臨,煤價漲勢延續,但受整體調控,漲幅或有限,給予甲醇一定的成本支撐。
觀點及建議:供需來看,甲醇目前壓力不大,庫存處于低位水平,成本端來看,煤炭對甲醇價格依舊有支撐,但受制于需求萎靡,供給端有一定的增量,價格上方空間有限,短期在宏觀利空和商品偏弱的背景下,甲醇偏弱運行為主,但下方空間有限,有庫存和成本支撐,操作前期高空繼持有,無倉者短期逢高偏空為主。
棕櫚油:美元走強后大宗商品承壓,油脂帶動棕油下行
棕櫚油2301合約日內跌2.94,收盤7926元/噸;廣州市場棕櫚油8190元/噸。
供應:印尼出口豁免政策或不延長,后續棕櫚油出口數量不確定;產地降雨情況并沒有好轉,市場上依然存在對棕櫚油的供應擔憂;馬幣匯率走弱使得棕油價格更便宜,性價比升高;棕櫚油即將進入季節性減產期,庫存壓力或隨著產量增加放緩而繼續減弱,從而提振棕油價格;國內到港量逐漸增加,國內棕油庫存水平依然較高,壓制棕油反彈空間。
需求:油脂消費缺乏進一步提振,同時棕油冬季易凝結,屬于棕櫚油的消費淡季;再加上疫情限制終端需求,下游消費同比稍弱,對市場提振不足。
其它影響:OPEC+減產,作為替代的生物柴油需求增加;俄烏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或限制烏克蘭葵花籽油運輸,植物油作為替代品來說有需求支撐。美元走強再度壓制大宗商品。
總結:產地庫存壓力基本已經消散,目前產地處于供需平衡狀態,且洪水引發市場對后續棕油的減產擔憂。但國內消費淡季和庫存壓力又限制棕油上方空間。豆油供應端利空且需求一般,基本面弱于棕櫚油。
觀點及建議:棕油基本面暫時利空逐漸消散,但國內供應壓力仍較明顯,加上美元走強壓制油脂,棕油或維持震蕩格局,單邊較難把握,或可關注豆棕油價差回落機會。。
豆粕:大宗商品整體走弱,豆粕表現依然較美豆堅挺
豆粕2301合約日內跌0.76%,收盤價4042元/噸,現貨張家港43%蛋白豆粕5365元/噸。
供應端:美國密西西比河水位引起運輸擔憂,美豆小幅反彈;巴西大豆播種進度正常,天氣擾動不大,全球大豆供應格局逐漸寬松,豆粕的成本后續或震蕩下降;近期南美地區降雨情況較好,但雨水過多的話或影響播種進度,關注產區天氣;國內大豆供應10月到港依然有限,因此雖然油廠壓榨難以明顯提升,但原料庫存整體還呈下滑趨勢,豆粕供應整體維持偏緊。
需求端:冬季豬肉需求尚可,養殖利潤較好,后市養殖端大概率育肥,對飼料需求也保持較樂觀態勢,豆粕需求偏樂觀。
其它因素:全球干旱明顯,農作物產量或受到影響,全球作物減產下或推高農產品價格。美豆進入收割期,南美目前天氣擾動不足,美豆缺乏利好承壓走弱,加上當前豆粕價格維持高位,或將導致下游需求走弱,豆粕的價格或逐漸隨成本下移。
觀點及建議:國內供應緊張緩解前豆粕預計延續震蕩偏強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