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字技術重塑海洋治理,當智能工具重構資源開發,海洋計算正成為解鎖海洋經濟潛能的“新鑰匙”。
在國家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力推海洋科技創新的大背景下,海洋計算作為融合前沿科技與海洋產業的關鍵領域,其戰略意義愈發凸顯。海洋計算挑戰賽(MCC)正是這一趨勢的縮影——通過“產學研”深度協同,將實驗室技術轉化為可落地的產業價值,為海洋強國建設注入新動能。
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挑戰源于前沿難題,平臺承載未來突破”
由中國太平洋學會于2024年創辦的海洋計算挑戰賽(Marine Computing Challenge,簡稱MCC),今年迎來第二屆。
緊密圍繞海洋計算科學開展,以海洋數值模式高性能計算優化為主線,針對海洋應用領域中的技術痛點與難點展開深入探討。以“產學研融合”為內核,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從理論突破到產業落地的全鏈條平臺。
國家戰略引領下的海洋使命
“國家所需,就是計算所向”
近年來,國家持續強調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作用,出臺系列政策鼓勵海洋科技創新。
從《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到對海洋高端裝備、海洋信息科技等領域的重點扶持,無不彰顯國家對海洋產業升級的決心。
海洋計算作為新興交叉學科,通過高性能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為海洋資源勘探、環境監測、災害預警等提供精準高效解決方案,成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海洋計算挑戰賽肩負著挖掘海洋計算創新力量、加速技術成果轉化的重任,是落實國家海洋戰略的生動實踐。
生態賦能: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共同體
“賽題即需求,成果即資產”
本屆海洋計算挑戰賽將海洋強國戰略的迫切需求轉化為可攻克的技術命題。初賽賽題圍繞通用地球系統模型CESM的并行優化展開,要求參賽者在單節點160核環境下提升計算效率。
這不僅是學術課題,更是國家超算中心與海洋預報機構聯合攻關的實戰需求。國家對海洋預報精準度提升的需求極為迫切,更高效的氣候模型計算能為海洋災害預警爭取寶貴時間,減少經濟損失。
往屆獲獎案例已驗證這一模式的生命力:2024年冠軍團隊通過混合并行算法優化溢油預測模型,使計算效率大為提升,成果可直接應用于產業,實現從“論文墻”到“生產線”的跨越,切實助力海洋環保產業升級,呼應國家對海洋生態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要求。
MCC2024頒獎現場
技術+場景+教育,構建創新閉環
“復合型人才崛起,技術從賽場走向應用”
賽事構建了“技術-場景-教育”的閉環生態。
去年,由多名大一新生組成的西南石油大學“夢溪湖隊”在比賽中開發的資源開發算法斬獲三等獎,展現出超算領域的新生力量。
國家長期倡導高校培養復合型人才以匹配產業需求,這種“以賽促研、以研育才”的模式,正加速培育既懂海洋科學又擅計算技術的專業人才,為海洋產業儲備核心力量。
MCC2024決賽現場
賽事組委會匯集行業龍頭,打造“資源賦能矩陣”。本次大賽由海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提供算力支持,算力平臺為華為鯤鵬ARM高性能高密液冷集群。
初賽戰況激烈,決賽蓄勢待發
“百隊爭鋒,技術交流全面升級”
2025年,賽事體系更加成熟,采用線上培訓+ 線下走進校園的方式開展技術交流活動,為參賽者提供豐富的學習與實踐資源。
MCC2025走進高校
目前,MCC2025初賽評審已經圓滿落幕,共有16支團隊入圍決賽,入圍名單如下
MCC2025初賽圓滿落幕!16強突圍,誰將沖刺“深藍星海”?
讓計算之光照亮深海未來
“用算法丈量海洋,用創新定義時代”
海洋計算不僅是技術的迭代,更是人類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方式的革命。從南海的萬米深潛器到北極航線的碳減排模型,從漁港的物聯網終端到超算中心的液冷機房,海洋計算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重塑人與海洋的關系。
站在國家戰略與全球挑戰的交匯點,MCC正編織一張覆蓋技術、產業、教育的創新網絡——在這張網中,每一個算法、每一份數據、每一位青年科學家,都是照亮深藍未來的星火。
“唯有計算,方能丈量海洋的寬度;唯有創新,才能定義未來的深度。”
大賽如火如荼,你的算法模型或許就是下一個改變海洋產業格局的“關鍵變量”!即刻組隊,讓智慧在數據浪潮中激蕩,讓創新在產學研碰撞中閃光,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添磚加瓦,在海洋計算的廣闊天地中書寫屬于你的榮耀篇章。
MCC2025算力由海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提供,算力平臺為華為鯤鵬ARM高性能高密液冷集群。
MCC2025決賽賽題已經公布,將于8月29日進行決賽評審,歡迎關注“海洋計算挑戰賽”官方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