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府撈面召開“2024年度總結暨2025戰略大會”。
2024年上半年,北京餐飲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88.8%,上海餐飲業上半年營業利潤為負,多家老牌高端京滬餐廳紛紛停業或倒閉,
在市場面臨寒冬背景下,和府撈面2024年實現了25億元營收,成為中式餐飲賽道的逆勢增長樣本。
但創始人李學林依舊憂心忡忡。一方面,此前口罩時期累積的7個億虧損亟待追平,時間緊迫;另一方面,如何實現跨周期生存成為關鍵難題。
于變局中謀發展,在挑戰下尋突破
近年來,餐飲市場風云變幻,消費需求與競爭格局不斷重塑。曾經搭乘消費升級東風快速擴張的和府撈面,在新市場環境下,遭遇了一系列發展瓶頸。
2024 年,和府撈面面臨著價格與產品層面的市場質疑。對此,品牌迅速做出戰略調整,一方面優化價格體系,降低菜品售價,另一方面引入有機、綠色食材,成功促使客流量回升。為回應產品品質相關的疑問,和府撈面開啟中央廚房透明化進程,主動拍攝并全網公開央廚生產流程,邀請用戶代表實地觀摩監督。2024 年 9 月的探廠直播,更是將透明化做到極致。創始人李學林親自宣傳,以萬元日薪招募央廚 “一日老板”,直播吸引 85 萬消費者圍觀,全面展示了原材料篩選、菜品制作及新品試吃等環節,有效增強了消費者對品牌品質的信心。
憑借上述舉措,和府撈面將同店營收下滑幅度控制在 15%,表現優于行業平均水平。然而,品牌發展之路并非坦途。當下,和府撈面在產品創新與品牌創新方面壓力不小,需不斷推陳出新,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同時,供應鏈管理也是關鍵挑戰,如何提升供應鏈效率,將其轉化為核心競爭力,而非成為發展負擔,亟待破題。
養生定位下的成效
在當前消費市場中,“高性價比” 與 “健康養生” 成為消費者選擇餐飲的關鍵考量因素。中式餐飲市場規模龐大,然而,其連鎖化率雖從 2020 年的 15% 提升至 2023 年的 21%,但與歐美超 60% 的連鎖化率相比,仍存在顯著差距。復雜的菜品與口味體系、繁多的 SKU,嚴重阻礙了中式餐飲的標準化進程。
在此背景下,和府撈面作為 “中式養生面的開創者”,推出 “長壽鄉養生面” 全新定位,以如皋黑塌菜這一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為特色,深入布局泛養生領域。從短期效果來看,該策略有力提升了和府撈面的產品競爭力。“草本湯、粗糧面、黑塌菜” 成為品牌顯著標識,吸引大量追求健康養生的消費者,有效促進了銷售增長。
長遠而言,新定位為和府撈面開拓了新的增長路徑。隨著養生健康消費熱潮興起,憑借優質食材持續打造爆款產品,不斷強化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綠色、普惠、養生的形象。同時,持續優化的供應鏈體系進一步提升成本控制能力,為品牌規模化擴張筑牢根基。
2023 年起,和府撈面已逐步實現盈利,這為其戰略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在中式粉面行業發展歷程中,和府撈面的發展模式為行業提供了重要借鑒。其圍繞新定位開展的一系列舉措,在產品創新、品牌塑造及供應鏈優化等方面的實踐成果,對中式餐飲提升連鎖化率、實現標準化具有參考價值。
未來,和府撈面能否憑借現有優勢,在中式粉面賽道持續拓展領先地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