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動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專家認為,服務消費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應結合科技創新提升服務消費質量,激發服務消費新活力;可嘗試通過引入補貼等措施提升惠民實效,更好發揮服務消費擴內需作用。
支持場景創新
“多元化消費場景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多品類產品和服務等的需求,對提振消費信心和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具有重要作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宇航表示,隨著數字技術應用場景拓展、城市商圈升級,消費市場具備了穩步躍升的基礎條件。
如何針對服務消費進行場景創新?王宇航認為,需在統籌考慮科技應用、重點行業、重點人群的基礎上打好“組合拳”,創新滿足多樣化需求的多元化消費場景。
相關部門正在加力支持服務消費場景創新。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鐵集團等九單位近日印發的《關于增開銀發旅游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提出,積極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更好滿足銀發群體旅游服務需求。2月22日,“2025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京津冀消費季”正式啟動,該活動系商務部打造的“購在中國”活動品牌一季度重點活動,突出京津冀等地特色資源,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
地方政府也積極出臺措施促進服務消費發展。廣東省2月20日發布的《廣東省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提出,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支持有條件的地市發展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門店、智慧景區等消費新場景。
提升惠民實效
專家認為,以舊換新等補貼政策在促進商品消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服務消費也可引入補貼政策。
“與商品消費相比,服務消費當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提振消費政策或可進一步擴圍至服務類消費。”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認為,2025年春節期間文旅、電影等服務消費熱度提升,全國層面提振消費政策可擴圍至服務消費。
部分地方已在著手推進服務消費補貼工作。2月19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中華美食薈”暨湖北服務消費季活動相關安排。據介紹,此次活動聚焦商、文、旅、體、健五大領域,省市縣聯動舉辦600多場服務消費專題活動,聯動美團、餓了么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投放千萬消費券包,打造“吃住行游娛購”全覆蓋的線上線下消費場景。
華創證券商貿社服研究員姚婧說,今年以來,各地在發放消費券方面較為積極、多樣,放大了消費撬動效應,將對服務消費市場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