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11日,高山書院第五屆年會在香港成功舉辦。此次年會,300余位高山師生們從全國各地奔赴香港而來,共享了一場獨屬于高山人的年終科學盛宴。
2025年1月11日,由高山書院、香港科技大學和知乎聯合發起并主辦的“未來生活”論壇重磅開啟。高山書院學術管理委員會委員、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高山書院學術管理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長、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黃鐵軍和高山書院學術管理委員會委員、著名主持人、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齊聚香港科技大學,深入研討AI時代的新范式與新挑戰,現場前沿洞察與問題挑戰并重,鮮明觀點和思想交鋒齊飛……
“未來生活”論壇現場
“AI在二十年后可能會比人類更加聰明,超越人類。”論壇開始,主持人蔣昌建便點出對未來AI發展的主流預測。
主持人蔣昌建老師在“未來生活”論壇現場
同意預測的黃鐵軍教授分享到:“10年前,我就有這樣的看法,但當時相信AI在未來三十年內超越人類的人數不到10%,今天現場觀眾超過一半相信二十年后AI能超越人類。為什么是二十年?這是基于技術演進可能性,比如芯片、算法、神經網絡結構等綜合因素預測出來的。AI是具備一定智能、將來越來越強的一個系統,當技術條件具備,AI會生成演化出自我意識,然后全面超越人類,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郭毅可院士則認為,人是進化的,而且人類的進化會受到機器進化的驅動和影響。計算機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幫助我們進化了海量的知識,人類的壽命也得以延長。“如果說三十年后的機器會取代三十年前現在的人,我大概相信,但是能不能取代三十年以后的人,不好說。”
郭毅可院士在“未來生活”論壇現場
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其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逐步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引領著新一輪的科技浪潮,深度驅動經濟社會發展,但技術釋放價值紅利的同時也蘊藏著風險挑戰,AI研究需要節制嗎?
薛瀾院長在論壇中分享到:“科學家其實特別擔心會出現超越人類控制的人工智能技術,所以多個國際性會議就提出要有我們不能去靠的若干紅線,比如超越人類進行自我訓練和自我提升。”
薛瀾院長在“未來生活”論壇現場
但黃鐵軍教授指出了一個未來可能出現的新問題,假設外星人萬一來到地球,以人類的智力水平能應付得了外星人嗎?黃鐵軍教授認為人類應付不了。“我們得發明比人類更強大的智能技術來應付未知的挑戰。其實今天的大模型已經有一定程度上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能性,比如語言,如果外星人的那一套復雜的通信系統人類根本沒法理解,用今天的大模型就有可能解決這個難題。或者換個角度看未來,人類到火星、到宇宙、到星辰大海,只能依靠人工智能,不能依靠人類自身。”
黃鐵軍教授在“未來生活”論壇現場
面對AI研究的邊界難題、治理難題,薛瀾總結到:“這就是現在國際社會在討論的問題,首先要能夠要保證我們大家在對未來人工智能技術超出人類控制這個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然后才能采取具體措施。”
郭毅可院士認為,開展這種討論非常有意義,會加深我們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其實現在的AI研究還遠沒有到需要制定規矩進行限制的地步。
與會各位專家學者都希望能看到人工智能發展出更強的功能,能夠更好地來幫助人類解決問題。
本次“‘未來生活’論壇”還對“如果AI超越人類,會選擇利用AI解決什么樣的非常重要的問題?”、“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人類的發展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如何結合實際開展AI研究?”、“智源人工智能研究處于什么階段?”、人工智能軍備賽等多個重要話題進行了深度探討和分享。
高山書院以“科學復興”為使命,以“沒有受教、求知探索”為理念,以“公心大用、智識生活”為共識,引導企業家、創業者及各界知名人士學習科學,同時向社會傳播科學精神和科學知識。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