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汽車對供應商的一則降本要求郵件流傳于網絡。該郵件稱,比亞迪向該供應商所供貨產品提出降價需求,即從2025年1月1日起降價10%。事件一出,群情嘩然,然而,這只是國內市場內卷的冰山一角。
國內許多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市場容量趨于飽和,企業為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不得不采取各種競爭手段,如價格戰、廣告戰、輿論戰等,從而導致內卷加劇。例如,電商行業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市場格局逐漸穩定,各大電商平臺為了吸引更多用戶和訂單,不斷推出各種促銷活動,補貼政策,甚至出現了一些以犧牲利潤來換取市場份額的行為,導致市場競爭愈演愈烈。
特別是2022年以后,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時,市場需求相對不足,企業面臨著更大的市場競爭壓力。為了維持生存和發展,企業會加大市場競爭力度,采取各種手段爭奪市場份額,從而導致內卷不斷。比如,家電、房地產、裝潢等行業的市場需求明顯大幅下降,企業之間的促銷活動等頻繁出現,最后往往拿到了訂單,實際并不賺錢。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逐漸發生變化,更加注重產品的性價比。在購買產品或服務時,消費者會對不同品牌、不同商家的產品進行比較,選擇價格更低、質量更好、服務更優的產品。例如,在智能手機市場,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會綜合考慮手機的性能、配置、價格等因素,追求高性價比的產品,這使得手機廠商不得不不斷優化產品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截至2023年1季度,國內前10大品牌的市場集中度,已經超過89%。這就意味著,十大品牌之外的手機企業,逐漸面臨邊緣化的趨勢,生存壓力極大。
從實際運營來看,國內的中小企業需要承擔各種稅費,包括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等,一些不合理的收費和罰款也加重了企業的負擔,使得企業可用于發展的資金相對減少。同時,各地不定時的各類環保、衛生、消防檢查,也給企業帶來了不小壓力,企業領導人往往疲于應付,花在正常業務上的時間大大縮水。
由于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許多企業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新的增長點,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以滿足其持續增長的需求。海外市場尤其是一些新興市場,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和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選擇適合的海外市場進行布局,擴大市場份額。
“海外幫你忙“平臺,經過調查,總結出成功的中國出海企業黃金三原則,供大家參考。
原則一,跟隨市場趨勢,看準上升通道。
任何業務,都離不開大趨勢,正所謂“形勢比人強“。 出海企業,一旦能夠和當地國家的急切市場需求結合,踏準上升期的節奏。在某種程度上,是發展程度有多大的問題,而不是發不發展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當地有需求,完全賣方市場。就好比,中國在80年代初,剛剛改革開放,哪怕是“的確涼”的化纖面料,也是搶手貨,一賣即空。很多國家,其實就像當初的中國,一切都是欣欣向容,人口增長,GDP上升,國民生活逐步改善,對很多產品的缺口很大,而本地企業又不能生產供應,這就是中國制造企業的機會。
以電力設備為例子,隨著 “一帶一路” 投資以及新能源產業發展,新興市場在礦產資源和低端制造業的進步,對電網建設的需求不斷增加,電力裝備出海迎來新機遇。比如在亞太地區,越南經濟持續發展,預計 2023-2030 年發電裝機容量將大幅增加,每年平均增加12%;印尼受地形影響,區域供需矛盾突出,電力需求有大幅增長空間;而中東的沙特能源轉型訴求強烈,其《國家可再生能源計劃》為相關電力企業提供了廣闊市場。
“海外幫你忙”平臺,曾經扶持一家河北民營鋼鐵企業A公司,出海東非市場。考察一段時間后,發現肯尼亞的人口增長非常迅速,到2022年8月,已經達到5100多萬,年人口增長率在過去10年是一路穩步增加的,而其GDP在2023年增長率為5.1%,大大領先于其他非洲國家。在此情況下,中產階層居民對住房改善的需求非常強烈,而住房建造,型鋼是基本的材料。這方面,肯尼亞本地的鋼鐵企業只有3家,而且產能都不大。因此,A公司考慮從兩個方面切入肯尼亞市場,一是從本地回收廢鋼,回爐再造。二是,新建一座中型鋼鐵廠。
基于長期發展策略,并考慮到鐵礦砂的運輸,“海外幫你忙”平臺推薦了港口城市蒙巴薩的郊區,作為新工廠的選址。經過近2年實際的時間運營,A公司已經在肯尼亞站穩腳跟,并通過鐵路,把市場擴展到鄰近國家烏干達、坦桑尼亞,業務開始蒸蒸日上,2024年2季度的營收已經達到7.3億美金規模。而此同時,國內河北的鋼廠依舊在低迷的市場中苦苦掙扎,并飽受回款拖欠的老問題。正是由于及時出海,并且找對上升期的市場,A公司才能避免過度內卷,穩健發展起來。
原則二,找準細分市場,避免價格戰。
國內市場由于過度內卷,已經習慣打價格戰,殊不知價格戰可以打,但是長期來看,弊端無窮。
首先,直接利潤減少:企業通過降低產品價格來吸引消費者,這直接導致了單位產品利潤的下降。如果銷售量的增長無法彌補價格下降的損失,企業的總利潤將會減少,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其次,長期發展受限:長期的低價競爭使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導致在研發、技改、營銷、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資金不足,致使企業發展后勁不足,反過來又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經營業績,使得企業陷入惡性循環。
最后,品牌價值降低:頻繁的價格戰可能會讓消費者認為該品牌是低端、廉價的象征,降低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和定位,損害品牌的高端形象和聲譽。
而在海外市場,更多消費者相信“一分價錢一分貨”,完全愿意為合理的產品買單。而核心問題是,需要為產品找準細分市場,準確定位,從而避開價格戰。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細分市場,例如在日本,由于空間有限,小型化、多功能的家居用品很受歡迎,像可折疊家具等細分產品有市場;而在歐美一些地廣人稀的地區,大型戶外休閑設備、冬季對暖氣設備、防寒保暖用品需求大。這些都是基于不同地區氣候等地理因素形成的細分市場。
以鞋類產品來說,日常的運動鞋,在國內大多是“天下款式一大抄”,設計雷同,材質接近,電商平臺上完全比拼產品圖片和價格。事實上,在日本和韓國,可以添加一些實用功能,例如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鞋墊,解決很多人穿休閑鞋容易產生異味的問題;或者設計方便穿脫,且可調節松緊的鞋帶系統,方便不同腳型和使用場景的消費者,從而靠這些功能優勢避免陷入低價競爭。
小小的改進,就能給客戶帶來價值和便利,從而吸引客戶購買,而日本加韓國,人口總數超過1.75億,哪怕是其中千分之一的目標人群,也到達到可觀的175萬,這就相當有吸引力了。
原則三,避開大玩家,用微創新提高利潤率。
在任何一個市場,中小企業都需要盡量避免大玩家,海外市場也是如此。頭部大公司的實力雄厚,生產規模較大,能夠實現規模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制造優勢明顯,他們與供應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能夠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和質量把控,同時優化供應鏈流程,提高生產效率,縮短交貨期。
這些優勢都是中小企業,所不具備的。但是,如果能做一些微創新,在不同產品系列的結合部,找到新的賣點,這就能開發出藍海市場,避開價格戰。
比如,沙發行業是非常講品牌講設計的行業,藍牙音箱也是高度競爭的市場。在這兩個行業,都有不少頭部企業,大公司。對廣大中小企業來說,競爭壓力巨大。但是,有些公司做了產品整合,把藍牙音箱集成到沙發里,變成了一個新的產品門類,產品利潤率迅速提升。而這樣的一個新的產品門類,無論是沙發行業,還是音箱行業的頭部企業,都沒有精力去覆蓋,從而為中小企業留出了市場空間。
綜上所述,黃金三原則是層層遞進,逐步提高的過程,可以解讀為:找到一個確定的增量市場,提高用戶忠誠度,增加產品利潤率,讓企業發展走向良性循環的軌道。而這樣一種良性發展的軌道,才有可能從死拼價格的內耗模式中走出來,給客戶以價值,給股東以回報,給員工以尊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