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1月29日電(記者 趙曉)“東北林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今年有14位2019級學生接受高職、本科‘3+2’貫通培養后成功考研,到全國各大高校深造。其他學生也多在國企找到心儀的工作。”山東職業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李云霞手中拿著一張清單,詳細地向記者介紹每個畢業生的去向。
2013年起,山東在全國率先開展高職和本科“3+2”、中職和本科“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其中,“3+2”貫通培養學制為5年,學生前3年接受??平逃ㄟ^轉段測試后,再到本科院校就讀2年。
“讀???、本科期間,我們的課程學習是一體貫通的。專科積累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為本科深度學習打下很好的基礎。”正在東北林業大學攻讀研究生的孫國棟,是李云霞的“得意門生”,也是“3+2”貫通培養模式的受益者之一。他于2019年考入山東職業學院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專業,該專業銜接山東交通學院土木工程專業。
經過3年勤學,2022年,孫國棟順利通過轉段測試,進入山東交通學院開啟本科生涯。“到本科學校適應得很快,從課程到實操,各方面都得心應手。”孫國棟說,5年專本連讀的系統學習和企業實習經歷,也為他之后成功考研鋪路。
呂安嶺(右二)在校園內指導學生做測繪。趙曉 攝
連續10年參與“3+2”試點工作的山東職業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呂安嶺說,學院老師每年都與對口本科高校教師、行業企業三方融合共同探討課程體系建設,結合每屆生源特點,根據企業用人需求變化,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開發內容有效銜接的專本貫通課程。“我們有一個共同目標,讓更多職校學生從技能人才成長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統計顯示,2014年至2024年,山東職業學院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3+2”貫通)專業共招生695人,完成8屆學生轉段測試,學生轉段升學率平均在90%以上?,F有6屆、共349人本科順利畢業,每屆就業(含考研)率超95%。
在山東,像山東職業學院這樣聯合本科院校開展一體化人才培養的高職不在少數。與之相隔約10公里的濟南職業學院,現有5個“3+2”貫通培養專業點,其中2個在計算機學院,即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應用專業。
“00后”路春蕾是大數據技術專業的學生,眼下正在備戰明年上半年的轉段測試。“學院為我們提供了專門的自習室和實訓室,讓我們可以集中精力備考。五年專本連讀,前后課程貫通,為我們這些過了高考本科線但成績不突出的學生,提供了最佳升學方案。”路春蕾說。
濟南職業學院計算機學院的學生們在機房內上課。受訪者供圖
“從2019年開始,我們‘牽手’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協同育人。”濟南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專業教研室主任牛曼冰在受訪時介紹,第一屆學生今年圓滿完成本科學業,6位考研成功,20多位在IT企業找到心儀的工作。
從學生入學到本科畢業,牛曼冰與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對口專業老師保持緊密聯系,“像親家一樣熱絡,經常串門,溝通教學工作”。雙方不僅共同研究制定課程內容,讓???、本科無縫銜接,還聯合行業龍頭三方共建教研室,貫通開展數據采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
“我們把學生3年職業教育當成5年來規劃培養。每有新生入學,我都會叮囑他們‘轉段是底線,學習沒有上限’,希望他們在求學的路上走得更遠。”在牛曼冰的指導下,大數據技術專業學生連續3年轉段專業課考試通過率達100%。
在牛曼冰看來,“3+2”貫通培養模式不僅為部分高考分數超過本科線但優勢不明顯的學生提供了升本和繼續深造的機會,還打通???、本科人才培養的通道,是山東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生動寫照。“從學生到學校,都獲得了社會認同。今年我們的招生計劃名額大幅提高,從原來的40人擴增至80人。”
記者從山東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獲悉,2024年,山東67所高職院校聯合30所本科高校設置286個“3+2”貫通培養專業點,招生規模11325人。
通過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協同創新,山東搭建起人才成長“立交橋”,打破職業教育向上不能貫通的體制“天花板”。經過本科階段培養,“3+2”畢業生進入中型及以上企業的比例為67.9%,考取應用型工科類研究生的比例為19.7%。(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