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智行準備下一盤很大的棋。在喜悅智行董事長羅志強的擘畫下,喜悅智行將著手打造一個大型的平臺,然后利用這個平臺,在不同的制造業之間逐步實現滲透,推廣定制化循環包裝,最終完成對紙箱包裝的替代。
這盤棋很大,大到足以對一個行業將會產生顛覆性的影響。根據羅志強的構想,當新的行業生態形成之時,具有技術壁壘的循環包裝將會占據主流地位。而在新的平臺上,各家公司各司其職,共同推動循環包裝行業的發展。
打造平臺型企業
“接下來的計劃,我們就是要搭建一個大型的平臺,然后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去突破。”在接受覽富財經專訪時,羅志強開門見山。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平臺?羅志強表示,是一個“運包一體化”平臺。在“運包一體化”的模式下,疊加喜悅智行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服務運營三位一體的優勢,會大大增強與客戶之間的粘性。
當然,在這個平臺上,并不是喜悅智行一家公司單打獨斗。在羅志強的設想中,他希望吸引到更多的力量參與進來,建立一個類似于第三方的平臺,吸引制造業、包裝行業、物流企業等在這個平臺上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共同完成紙箱替代,推動循環包裝發展。通過整合包裝與物流行業產業鏈上的資源,形成一個更大的體系,從而實現建設“運包一體化”大平臺的構想。
羅志強的這個提法,非常超前。據了解,在國外消費終端尚未出現紙箱替代的苗頭。搭建這個平臺到底要干什么?“我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替代紙箱。”羅志強說:“替代紙箱這個市場非常大,我的計劃就是把這個市場完全替代掉。”
據中國包裝聯合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伴隨著“限塑令”的政策推動,紙制品包裝行業自2021年起實現了較大突破,2022年,我國紙制品包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045.47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2022-2027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經過調整后有望重回低速增長軌道,到2027年,國內紙制品包裝規模以上企業市場規模預計有望達3700億元。
為什么是喜悅智行?
已然構筑強大的技術壁壘,這是喜悅智行敢于出手的底氣所在。套用一句經典的廣告語,就是“我能!”。
喜悅智行的信心來自自身優勢。比如由喜悅智行主導的汽車行業定制化循環包裝,目前提供的產品包括組合成套類包裝產品、厚壁吸塑類包裝單元、薄壁吸塑類包裝單元、周轉箱類包裝單元等不同系列,一直是行業標桿。
國海證券在其發布的一份研報中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公司作為較早進入汽車行業的定制化可循環塑料包裝企業,具有先發優勢,通過深度介入下游客戶的物流包裝環節,實現與下游客戶的綁定,奠定在細分市場的主導地位。
喜悅智行為客戶定制化設計循環包裝,其壁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材料研發方面,公司可以為客戶研發不同材料進行生產,保證循環包裝產品在面臨不同環境或性能要求時保持良好的性能;
第二,產品結構設計方面,公司為客戶定制化設計循環塑料包裝產品的結構造型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使包裝器具能夠保護零部件的運輸安全、倉儲安全,提高客戶運輸和倉儲的效率。
第三,標準及解決方案制定方面,公司針對客戶不同的使用場景制定相關循環包裝的標準,為客戶提供運輸、倉儲、生產等不同場景的整體解決方案。
第四,工藝及產能方面,公司還具有多種產品的生產工藝與能力,為客戶提供全面的循環包裝產品,滿足各類包裝需求。
第五,服務模式方面,公司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可以提供租賃服務,降低了客戶使用循環包裝的門檻,使更多客戶享受循環包裝的降本增效。
羅志強告訴覽富財經,為客戶定制化生產的可循環包裝,較傳統的一次性包裝具有循環使用、降本增效、提升產品保護性等優勢。因此受到客戶的廣泛認可,在細分行業內具有較強的產品競爭力。羅志強同時一再強調,喜悅智行成熟的生產體系可以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同時保證較高良品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交貨速度。
覽富財經在采訪中了解到,正是基于自身強大的技術壁壘,喜悅智行循環包裝可長周期循環使用為客戶攤薄單次使用成本。據介紹,公司循環包裝產品可以重復使用50-100次,使用成本肯定比一次性紙箱要低,而且包裝的質量更好,對產品的保護更加到位。更主要的是符合國家環保政策,滿足低碳要求,是綠色包裝發展的總體要求。
除此之外,循環包裝可根據客戶需求使用防掉屑、防塵、阻燃等各種特性配方;可定制化設計造型,更好地保護零部件,提高倉儲運輸效率;當產品使用壽命結束時仍可以回收重新制造新產品,更具有環保性。循環包裝可以滿足客戶降低包裝成本、提升生產效率、配合自動化生產等多方面的需求。
喜悅智行還敏銳地發現,一旦客戶接觸并開始使用循環包裝,會根據其發展的不同階段逐步釋放對包裝器具的需求,這也讓喜悅智行在推行大平臺時感到信心倍增。一般客戶最早是從單個產品或單個項目開始用循環包裝替換傳統的一次性包裝,待規模體量增長后,客戶會制定其統一的循環包裝標準,統籌規劃廠區和倉庫內的全部包裝器具,因此成熟的客戶對循環包裝器具的需求會穩定持續地增長。
接下來怎么做?
如何替代?根據規劃,喜悅智行會選擇從一個具體的行業入手,形成類似于“閉環運作”方式,完成跑馬圈地。
羅志強解釋說,從目前的積極關注以制造業為主的各個行業賽道,深耕主流行業的頭部客戶,制定細分行業的可循環器具標準,并在該細分行業內廣泛復制。同時公司也抓住跟頭部客戶的合作機會,拓展更多業務模式、產品品類,為公司業績穩步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喜悅智行在閉環運作模式上,已經形成了相當成熟的“打法”。比如公司2022年家電收入4441萬元,較2021年增長123%,公司近年切入家電行業后增長迅速。在新能源領域,公司2022年12月公告獲得新能源汽車電池模組循環包裝項目定點,新能源電芯模組包裝材料研發完成進入試生產階段。
根據羅志強的設想,喜悅智行積極關注以制造業為主的各個行業賽道,深耕主流行業的頭部客戶,制定細分行業的可循環器具標準,并在該細分行業內廣泛復制。隨著公司網點布局的完善,公司未來通過抓住頭部客戶的合作機會,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在更多行業完成業務拓展,實現公司業績穩步增長。
平臺的搭建,離不開合作伙伴的遴選。經過公司內部管理層充分討論,認為滲透到縣域一級可基本滿足平臺搭建需求,也就是說在中國的每個縣城尋找一個合作伙伴,即可基本實現目標。
羅志強解釋說:“這種方式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不會增加運營成本。采用合作的模式,喜悅智行并不需要自己拿出資金來進行布點,從而節省了大筆成本。”
目前進展如何?
平臺的建設已經啟動,為此,喜悅智行在這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首先是與之配套的智能系統已經開發成功。在產品方面,公司將通過生產及研發帶有 RFID 芯片的智能化包裝,配合建立 RFID 倉庫管理平臺,提高產品的追溯性和管理效率。此外,公司自行研發設計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統作為公司租賃與運營服務業務的支撐工具,能較好地調配可循環包裝器具、運輸、倉儲、服務等各項資源和運作,為客戶帶來運輸及倉儲的優化方案,充分展現公司專業定制化服務能力。
市場營銷及開拓同步開展。市場開拓是第一要務,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掌握更大的話語權,這是打造平臺型企業必經之路。據羅志強介紹,公司將從兩個方面來進一步開拓市場。一方面,公司縱向深耕挖掘汽車行業客戶需求,通過產品與服務相結合、租賃模式多樣化組合、供應鏈附加服務升級等方式,不斷擴大品牌影響力。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也為可循環包裝帶來巨大的增量需求;另一方面,橫向拓展家電制造、服裝鞋帽、果蔬生鮮、快遞物流等行業。目前公司已與美的、海爾、淘生鮮、京東、申通等客戶建立業務關系,未來將會繼續拓展到更多領域。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作為喜悅智行的掌舵人,羅志強比公司的任何一個人都懂這個道理。羅志強發現,可循環包裝對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客戶對包裝的智能化、數字化、可視化、個性化的應用需求加強,于是他果斷加碼在包裝的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結構方向繼續研發,依托公司“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利用公司的研發實力,進一步加強與外部機構、科研院所的合作,如與江蘇大學建立合作關系,設立博士后工作站,積極研發符合不同行業客戶需求的產品,探索更加優化的工藝技術標準,從而增強公司在可循環包裝行業的產品技術優勢。
努力提升生產制造水平。主要配合募投項目的開展,公司將加快實施智能制造、機器換人戰略,通過合理產線布局、優化人員組織、提升設備自動化率等手段,保持企業成本競爭力,逐步形成覆蓋主要核心業務的高效生產制造體系,全面提升生產經營效率和市場響應速度,不斷減少原材料的損耗和用工成本,提升公司利潤水平。
進一步釋放產能。喜悅智行在現有產能基礎上,布局了以下的項目繼續提升公司產能:其一、公司 IPO 募集資金投資的年產 230 萬套(張)綠色循環包裝建設項目;其二、公司在巢湖市投資建設的新能源汽車及家電零部件可循環包裝生產基地項目。公司目前正積極推進相關工作,未來根據戰略規劃、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安排產能投放。
在采訪中,羅志強反復提及這樣一句話“我只做引領者,不做跟隨者”。這既是羅志強的經營哲學,也是喜悅智行的生存之道。喜悅智行從推出定制化包裝,到大力推行定制化循環包裝,再到現在提出構筑一體化平臺,無不踐行著這樣的理念。可以預見的是,在不斷強化引領者角色的同時,喜悅智行也必將始終行進在一條發展的康莊大道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