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出社會的第一站,就是選擇去往各大一線城市,借此尋找改變人生的機遇。而與此同時,每年都有一些在一線城市生活的年輕人,選擇離開去了別處。他們為何離開?去到二線或三線城市的他們,在工作和生活當中找到平衡了么?
年輕人去大城市的好處是有很多的,比如爭取更好的工作機會、更好的居住環境、更好的發展平臺等等。即便是不能有所成就,在大城市打拼也能讓年輕人在一定程度上開拓自己的視野,為自己未來的創業做準備。
大城市的工資水平確實要比小城市高很多。可是也有這么一句話“上海掙錢上海花,一分別想帶回家”,巨大的壓力讓許多年輕人正在“逃離”。告別一線城市,是急流勇退還是被逼無奈?
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的社區討論里,就有脈友直言:“我的未來肯定不在北京,早晚都要離開。”
大城市工作,每天要很長的通勤時間,到了家可能還要拖著疲憊去兼職副業,面對高昂的的貸款,喘不過氣,孩子也無法得到好的照顧和陪伴。
大城市確實能讓我們見識到更多,不過高昂的房價并不是如今的年輕人能支付得起的。當你將青春都奉獻給了大城市,苦苦掙扎那么多年,卻仍無法在那里立足,離開時如果還沒有存款,回家又得重頭再來。那樣的青春真的更具價值嗎?也許你會覺得,拼過的青春是最美好的回憶,經歷過,才沒有遺憾。可是當初的拼搏又為你今后的生活帶來了什么意義和價值呢?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高價值的人生,這個價值包含著更好的生活,更多的資源,還有更高的幸福感……如果為了感受大城市的繁華,就要犧牲掉娛樂的時間,透支掉身體的健康,背負過重的債務,這樣也不一定能贏得一個更好的明天。
還有一些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表示,在大城市很難找到合適的對象。從小地方走出去的孩子,都希望能在大城市偶遇一個三觀合適自己的伴侶,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年輕人很難在生活高節奏的大城市遇到心儀的對象,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開始焦慮婚姻問題,感覺回老家才好找對象。
有一些北漂的年輕人,不甘于離開北京,又沒有辦法和老人共同生活,就將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寄養在父母那里,然后離開繼續打拼。我們知道三歲以下的孩子最好由母親撫養,迫于生活的無奈,將幼兒留給老人。那對幼小的孩子來說,后期的成長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那樣即使以后有幸留在北京,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那段缺失的陪伴,也可能也會給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我們都在為追逐更高價值的人生而努力著,無論是留在一線城市還是回到小城市,選擇適合自己的地方,爭取最合適自己的資源配置,才能擁有更幸福的人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