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海德股份(000567)發布2022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0.63億元,同比增長59.46%;凈利潤7億元,同比增長82.63%;扣非凈利潤6.75億元,同比增長75.64%;每股收益0.75元,同比增長82.61%,公司業績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海德股份依托自身科技優勢和股東產業背景優勢,將業務聚焦于熟悉和擅長的個人困境、機構困境和優質資產管理領域,與其他資產管理公司錯位競爭,近年來呈現強勁發展勢頭。
未來,海德股份表示將依托“大數據+AI技術”優勢,以科技清收個貸不良服務業務為主、以機構困境資產管理業務為輔,堅決踐行輕資產經營,快速做大管理資產規模,實現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將公司打造成為個貸不良清收服務行業的龍頭企業。
持續轉型輕資產 科技賦能個貸不良業務發展勢頭強勁
根據《2022年中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改革與發展白皮書》顯示,2022年非銀機構個貸不良資產規模為7500億元。專業人士分析,預計個貸不良資產每年可供處置資產規模在3萬億元以上,且個貸不良資產具有債權筆數大、單筆金額小、線下處置成本高的特點,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海德股份順應市場發展,抓住個貸不良業務新市場。2021年7月,海德股份全資所屬持牌AMC海德資管已獲批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個人不良貸款收購處置業務。海德股份將業務聚焦于已納入不良分類的個人消費信用貸款、信用卡透支、個人經營類信用貸款等個人信貸不良資產,以科技手段提供清收服務,其中受托清收是主要方式,規模占比將逐步達到80%以上。
2022年8月,海德股份對西藏峻豐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增資控股,峻豐技術為開展個貸不良業務研發了峻豐科技系統,該系統為個貸不良批量法訴的全流程系統,擁有16項軟件著作權,在個貸司法處置領域綜合實力居于領先地位。同時,利用“大數據+AI技術”開展個貸不良處置業務,大幅提高案件處置規模,降低運營成本,極大地提高了處置效率,并實現了邊際成本的顯著降低,形成了“資產收購+后端處置”全鏈條、專業化、批量化、智能化的處置能力,競爭優勢極大程度的得以提升。
據了解,2023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成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通過多元調解的方式,個貸不良處置模式將從電話催收向司法處置模式轉變。這對于以科技手段支撐,專注和擅長通過司法手段清收個貸不良資產的海德股份,優勢凸顯。
據測算,海德股份目前收購個貸不良資產的折扣率平均為本金1折以內,通過司法訴訟方式處置,預計1年本金回收率約15%、2年回收率約20%、3-5年回收率約25%-30%。
未來,海德股份將依托“大數據+AI技術”優勢,快速做大個貸不良資產清收服務規模,計劃未來1年累計管理資產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未來3年累計管理資產規模不低于4000億元,其中以科技清收個貸不良服務業務為主。
海德股份在業績穩固發展的同時,將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幫助債務人重塑人生,在秉承合規處置的基礎上,綜合采用多種方式幫助臨時陷入困境的債務人排憂解難、重塑人生,履行社會責任,成為困境資管行業的智慧向善企業,推動行業良性發展,形成個貸不良行業新標桿,引領行業新方向。
困境資產管理業務不斷發展 海倫哲價值回歸為公司業績添磚加瓦
根據公開數據,目前我國不良資產存量規模預計達6.64萬億元,如考慮陷入財務困境、經營困難、瀕臨破產但尚未達到不良資產標準的困境企業以及AMC持有的尚未處置的困境資產,預計規模可能達10萬億元,行業規模巨大。
海德股份持有稀缺的地方AMC牌照,在困境資產管理業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年報顯示,公司投資能源類困境資產項目金額53億元,存量投資余額50.7億元;商業地產類困境資產項目存量投資余額9.16億元,業務存量大。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利用產業背景和重組專業優勢將能夠為海德股份帶來管理規模的不斷提升以及資產結構的持續優化,將成為公司獲得穩定收益的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海德股份于2022年11月成功競得*ST海倫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憑借自身在困境資產領域的優勢與經驗,僅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化解了*ST海倫的退市風險,恢復其公司治理。
2022年末,海倫哲成功完成了董事會改選,各項業務重新步入正軌,海倫哲股價也從停牌前的1.90元/股回升到2022年末的3.33元/股。自此,海倫哲公司價值不斷回升,根據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海倫哲實現營業收入10.24億元,歸母凈利潤0.73億元,公司利潤總額為0.82億元,同比增長15.33%,公司經營逐漸回歸正軌。
近日,海倫哲發布公告,公司撤銷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已獲得深交所審核同意,實現脫星摘帽,退市風險正式化解。隨著海倫哲公司價值的回歸,海德股份將以海倫哲項目為契機,不斷創新業務模式,助力更多上市公司走出困境、提質增效。
積極布局優質資產管理業務 打開業績增長空間
此外,海德股份依托集團產業背景和自身資管優勢,聚焦投資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的優質資產,布局前景廣闊的新能源儲能行業,業績空間逐漸釋放。
2022年8月,公司聯手永泰能源共同投資設立德泰儲能,重點投資全釩液流儲能領域,實現全產業鏈布局。
在上游釩礦資源端,德泰儲能已投資并購了位于甘肅敦煌的優質釩礦石資源,五氧化二釩備案資源量5.7萬噸、后續可拓展至24.15萬噸,將建設2×3000噸/年高純五氧化二釩選冶生產線,一期按年產五氧化二釩3000噸設計,預計在2023年6月開工建設。
在釩電池核心技術端,與長沙理工大學合作,獲得了10項全釩液流電池相關的儲能核心專利技術,并與長沙理工大學儲能研究所賈傳坤教授共同投資設立德泰儲能裝備公司,并將投資建設年產能500MW大容量全釩液流電池及相關產品生產線。其中一期建設年產能300MW生產線,預計2023年6月開工建設。
在市場應用端,德泰儲能在沙洲電廠二期火電機組開展30MW/30MWh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輔助調頻項目,率先突破全釩液流電池在火電調頻領域的市場應用場景,形成具有自身優勢和特色的儲能技術發展路線,為儲火一體化項目推廣起到示范作用。
未來德泰儲能將在“3年內形成規模、5~8年進入儲能行業第一方陣”,加快將德泰儲能打造成為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領域的全產業鏈領先企業和龍頭標桿企業。
據了解,海德股份現有杠桿率僅約0.5倍,大大低于5倍左右的行業平均水平,具有較大的業務提升空間。根據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3.05億元,同比增長51.65%;凈利潤1.92億元,同比增長50.84%,業績實現開門紅,未來發展不斷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