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盛宴” 致敬熱愛
2月24日-25日,由期貨日報主辦的2022全球期貨交易者大會暨第十六屆全國期貨(期權)實盤交易大賽、第九屆全球衍生品實盤交易大賽頒獎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經歷疫情影響后,酒店千余人的會場,連走廊都站滿了來自天南地北的期貨交易者。
這是期貨行業的盛大節日,誰不愿聞道而行?
上甲作為本次大賽的“年度最佳金融科技貢獻獎”獲得者,受邀參加本次活動,并得到了現場觀眾的廣泛關注。展臺前,人頭攢動,業內人士都對「上甲-期貨交易者平臺」能為機構和交易者所帶來變革和服務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吸引了眾多來賓前來問詢,得到了現場工作人員的悉心講解。
上甲集團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邱宛如女士在 “機構投資論壇“上作了題為《洞見•期貨行業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探索》的演講,與現場嘉賓分享上甲深耕期貨金融領域以來的成績和體會。
邱宛如介紹,現在App、H5、公眾號、網站、信息流、短視頻,全面開花,期貨的零售用戶逐步完成從線下往線上的遷移。各家期貨機構的網金部門日趨完善,用戶服務也開始實現從標準化到個人,形成了從線下到線上再回歸線下的O2O點線面閉環。
同時,期貨零售數字化運營還存在痛點。首先,流量獲取的瓶頸和內卷。中國人口多,但期貨市場的人群占比還很少,在有限的流量中如何最大化曝光,實現用戶增長,是機構面臨的最大挑戰。百余家期貨機構,內卷在所難免。其次是活動運營受政策約束多,難點主要集中在合規、費率、產品化上。“我們是強監管語境,傳統互聯網企業簡單粗暴的促活的方法不可取。”她說,再來是產品化方面,期貨公司的活動多數是靠人在運營,缺乏營銷活動業務的系統支撐,溝通成本與管理成本較高。
最后是用戶運營缺乏用戶養成計劃,主要集中在產品化、用戶畫像和終端三個方面。產品的售前售后缺乏業務中臺支撐,精細化運營也需要明確用戶畫像,此外在產品終端界面,需要具備一些引導從業人員主動觸達用戶的敏捷服務模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唯有繼續奮進拼搏、乘勢而上,才能在繼往開來中續寫新的光輝篇章。未來已來,夢想盛開,上甲愿與業內同仁攜手共建生態,共建金融繁榮。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