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于2022年12月15日在上海召開,兌吧集團副總裁李佳出席并發(fā)表“銀行數字化轉型三板斧”主題演講。
李佳表示:面對現在的市場變化,我有幾個困惑的問題,泡泡瑪特為什么能成功?蔚來汽車為什么能成功?Manner咖啡為什么能成功?是他們把用戶運營做得很好?還是借勢數字化轉型?后來我發(fā)現,玩具沒有變,車沒有變,咖啡沒有變,原始功能沒有變,變得是什么?變的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用戶,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營銷對象的偏好發(fā)生變化了呢?
她指出,今天的用戶已經有非常強的標簽,而今天銀行在做底層架構的時候,或者在做用戶畫像的時候,是否精準抓到了用戶需求。有沒有做標簽細分?這個人愛喝咖啡,愛喝什么咖啡?如果給一個用戶打上了音樂發(fā)燒友的標簽,那我非常想知道TA到底喜歡流行音樂還是古典音樂?這種應用層面用戶發(fā)生的變化,在今天銀行做更底層規(guī)劃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今天的用戶變了,而人以群分這件事情是否仍然適用?今天的用戶在哪里?她們的生活場景、觸媒習慣、消費行為有什么變化?他們的人生階段和心態(tài),跟我們的價值觀有什么不同?這些人是不是因為心態(tài)的不同,所以形成不同的場景,而不再是以群體的形式出現呢?”
在李佳服務銀行的十年時間里,她認為是遇到了好時候,趕上了銀行數字化快速發(fā)展的十年。各家銀行都在尋求數字化轉型的解法,那這個解法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就是去找到用戶、粘住用戶并且發(fā)展用戶?基于前面講到的現在用戶偏好變得更細分,更需要被精細化照顧的現狀,兌吧集團作為中國領先的用戶運營SaaS服務商及互動廣告運營商,適時提出了基于用戶變化的銀行數字化轉型三板斧。“兌吧集團2014年5月在中國杭州成立,5年后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兌吧集團是中國領先的用戶運營SaaS服務商及互動廣告運營商,為金融、互聯網等行業(yè)的數萬家客戶提供了用戶增長、活躍留存、流量變現的全周期運營服務。用戶運營SaaS提供積分體系運營、會員營銷運營、游戲化運營服務,而互動廣告平臺提供媒體變現服務、廣告投放服務”,李佳表示。第一斧:觸達能力——廣泛的流量源和精準的觸客能力基于多年運營能力的積累和沉淀,加上多年服務銀行客戶的經驗,兌吧也一直在“廣告精準觸達模型”的基礎上,幫銀行尋找流量在哪里。App的主陣地,線下網點,網站,還是企微?有這么多的陣地,到底用戶在哪里?今年大家有一個比較大的感受,就是短視頻的快速發(fā)展。現在大量的用戶都聚集在短視頻上,而我們銀行在短視頻上的投放明顯還不是主流。
圖1:兌吧集團旗下“推啊”廣告平臺
來源:兌吧集團
“今年我們也做了一些應用——喚起拉活,如果銀行用戶一個月沒有在手機銀行App出現,我們想把TA召回,可以設置一個任務體系,設計活動形式,制作業(yè)務素材。這里展示的是一個爆款—拼團抽茅臺,可以通過短視頻上的活動頁面,拉起銀行手機銀行App,跳轉到手機銀行App的活動頁面。讓我比較興奮的是,我們測試了三天,平均一個用戶含權益的拉活成本非常低,如果公域流量后期實踐可以按照效果投放的模型執(zhí)行的話,估計一個省分行可以拉活50萬人次左右”,李佳非常高興地說到。
今年兌吧在用戶觸達上還提升了一個能力——智能短信觸達模型。這原來是運營商的能力,運營商會發(fā)短信或者彩信,而兌吧在今年做了提升,聯合手機廠商華為、小米、oppo、vivo,升級為智能短信,最重要提升的一個能力是素材優(yōu)化。用戶接收到一個內容,不管是文字、圖片還是短視頻,真正能產生鏈接的本質是內容的吸引力。今年兌吧做了大量的智能短信的投放,投放的關鍵就是素材形式優(yōu)化的能力。
圖2:智能短信觸達模型-應用場景示例
來源:兌吧集團
第二斧:運營能力——高轉化率活動和用戶自裂變
“現在銀行也在大量地‘造節(jié)’,建立新的消費場景,不斷地延伸到用戶。然而消費的場景本質是跟消費者走得近。那么銀行現在在做什么?在把業(yè)務產品和電商平臺的活動結合起來,在跟主活動做對接。我們在做用戶回訪時,常問用戶你知道那個活動跟某某銀行有什么關系嗎?用戶回答大多數只關注哪個活動立減多一點而已”,李佳表示。
兌吧針對這個用戶心理做了創(chuàng)新,比如給中國銀行做了冬奧會的3D主會場,將中國銀行在線下做的大量的滑雪場,滑冰場等的冬奧活動,利用3D技術搬到線上形成主會場。利用虛擬3D技術,將冬奧運動延伸至更多非冬奧運動項目,如跳繩、網球、跑步等。用戶在活動里真實地體驗各項運動、健康生活,領會了冬奧運動精神。線上主會場還結合積分兌換體系,讓用戶在線上更方便的兌換冬奧周邊,不斷地吸引用戶到主會場活動中來。
圖3:中國銀行冬奧會3D主會場展示
來源:兌吧集團
此外,兌吧經過很長時間的探尋和摸索,形成了“微信域ECC直播“——雙裂變模型助力銀行業(yè)務增長。在ECC直播中,兌吧做了幾件事,第一個是解決在直播前如何放大流量,如何做邀約和裂變,員工邀請來以后,如何讓用戶帶用戶,這是第一個裂變模型。
第二個是在直播中轉化策略組合,進行內容種草,比如用更多的優(yōu)惠活動,更好的內容,讓用戶有沖動消費,獲得更多的業(yè)務線索給到客戶經理。通過直播我們也可以更了解用戶的偏好。現場李佳還展示了杭州區(qū)域銀行的案例。很多平臺說直播用戶同時在線到10萬,很不容易,可能要花一年多的時間。而這家銀行的直播竟然有20萬人在線,這里面的奧秘就是大量利用了雙裂變模型,最后也有很不錯的業(yè)務轉化——5800人開通數字人民幣。
圖4:ECC直播模型
來源:兌吧集團
第三斧:場景能力——權益豐富程度和會員積分體系
權益業(yè)務也是今年兌吧集團的“重磅戲”,截至目前,兌吧已經與16000+的企業(yè)建聯,打造豐富的權益產品,去滿足細分用戶的需求。
圖5:權益16000+企業(yè)合作伙伴
來源:兌吧集團
同時李佳認為:場景建設,就是在視覺上的親近感。人是視覺的動物,我們能不能圍繞活生生的人,通TA的喜好,TA的用戶行為打造更具特色的3D空間。
所以在幫銀行客戶特別是分行客戶做用戶運營、會員積分體系搭建的時候,兌吧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搭建更可看,更看玩,更可信的場景。
圖6:以分行為中心 搭建分行特色3D空間
來源:兌吧集團
最后,李佳說:“這些是案例的展示,不管是觸達、運營和轉化,我們的數字化轉型都是緊緊圍繞著人,圍繞著變化的用戶偏好,希望我們能真正做到洞察用戶,深耕用戶運營,也希望跟大家共同努力,真正改變銀行的展業(yè)的現狀,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