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生命科技大會在杭州余杭開幕
12月16-18日,2022世界生命科技大會在杭州市余杭區良渚夢棲小鎮拉開帷幕。世界生命科技大會以“探索、融合、創新”為主題,以促進生命科技與臨床醫學融合、強化醫工產業合作為宗旨,至今舉辦6屆,成為了全球生命健康科技領域的國際盛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胥偉華,中國工程院三局局長高戰軍,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楊民,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曉明,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線上),余杭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牮等領導嘉賓以及兩院院士、國內外專家分別通過線上線下的參會方式,圍繞生命科學和醫療創新等領域展開對話。本屆大會設置1場主論壇峰會和8場平行論壇,邀約210多位享譽國際的院士、專家為大會做報告。(實際出席領導名錄以現場為準)
這場萬眾矚目的盛會何以落地良渚新城?這與當地深厚的生命健康產業底子不無關系。圍繞浙江省建設生命健康領域科創高地的目標,作為杭州首個浙江省生命健康領域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余杭良渚新城近年來大力布局生命健康產業,聚焦創新藥研發、醫療器械、精準診療等領域,加大頂尖人才招引力度,持續做大做強生命健康產業。良渚生命科技小鎮目前已注冊生命健康企業200余家,包括規模以上企業42家,院士項目4個,準獨角獸企業9家。
17日的開幕式上,樹蘭人才基金十周年慶典暨第九屆樹蘭醫學獎頒獎典禮、科學Talk·生命科學新力量年度人物榜單、器官保護中國行2022+、科學 Talk年度盛典、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項目《“互聯網+”時代醫學創新應用發展戰略和機制研究》項目啟動會等系列活動紛紛登場。
樹蘭人才基金十周年慶典暨第九屆樹蘭醫學獎頒獎典禮在開幕式現場隆重舉行。樹蘭人才基金全稱“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由鄭樹森、李蘭娟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同發起設立,以發展教育、扶植新秀、獎掖群賢為宗旨,重點對在醫學科研與臨床領域取得突破性創新成果的中國杰出科技人才進行獎勵,培育國際一流的醫學科學家。樹蘭人才基金成立十年來,成功舉辦9屆樹蘭醫學獎評審活動,以嚴格的提名程序、高水準的評審專家、嚴謹的評審流程獲得業界認可,被譽為中國醫藥衛生學界“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分布于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藥學、中醫學等各個醫學領域,均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第九屆樹蘭醫學獎評選,同樣吸引了來自70所高校、醫院、研究院的專家學者踴躍參與,醫學獎被提名人最大年齡超過80歲,青年獎被提名人中首次出現“90后”,醫學傳承,接力先輩。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郎景和、浙江省腫瘤醫院譚蔚泓和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劉良榮獲“樹蘭醫學獎”。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郝峻巍、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張巖等12位青年醫學科學家摘取“樹蘭醫學青年獎”桂冠。
本屆大會首次發布2022 科學 Talk“生命科學新力量年度人物榜單”。“科學Talk”聚焦生命科學領域最新研究進展,面向攻克重大疾病領域,分享前沿生命科學研究與臨床轉化,從醫學前沿、臨床重大需求、臨床科研進展等多個維度對生命科學與醫學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科學價值或突破性科技創新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或項目團隊進行評選,最終浙江大學賀永、復旦大學魯伯塤等10 位杰出科學家獲得該項殊榮。“科學Talk年度盛典”也在大會同期舉辦,邀請了3位院士及獲獎的10位科學家,以“科技賦能健康”為主題分享科研經歷與成果,助力生命科技與醫療健康事業跨越式發展。
開幕式現場,“器官保護,中國行2022+”暨中國肝臟轉運修復設備示范應用與臨床驗證重大項目正式啟動。在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國家肝移植質控中心、國家OPO質控中心、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四大國家醫學中心大力支持下,“器官保護,中國行”自2020年起已連續三年,跨越多個省市,聯動百家捐獻與移植醫院構建輻射全國,頗具國際影響力的器官保護醫工融合創新平臺。
大會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余杭良渚生命科技小鎮企業入駐簽約儀式。微美合(杭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杭州舒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金派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簽署了入駐良渚生命科技小鎮協議。良渚生命科技小鎮位于余杭良渚文化、運河文化“雙遺產”匯聚地,以大健康產業為核心,依托優越的生態環境和產業發展基礎,已落地樹蘭國際醫學中心,是國內首個集科研、臨床、產業、教學四位于一體的生命科技小鎮。同時,生命科技小鎮黨群服務中心積極開展政策、技術、人才等專題活動,為服務小鎮企業人才注入有生力量。
2022年立項的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重點咨詢項目“‘互聯網+’時代醫學創新應用發展戰略和機制研究”在本屆大會上正式啟動。該項目旨在深入研究“互聯網+”時代醫學應用發展趨勢,以加快醫療服務模式數字化轉型為目標,推進“互聯網+”在醫療健康領域深化應用中亟待解決的政策、監管、支付、安全、標準等關鍵性問題,提出綜合發展策略和措施建議。
作為本次活動的舉辦地,余杭區也奏響了生命科技發展強音。近年來,余杭區瞄準生命科技領域醫藥研發、先進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醫學信息技術服務等細分行業,依托未來科技城、良渚新城,錢江經濟開發區三大產業平臺,及良渚生命科技小鎮、數字健康小鎮,貝達夢工場等高能級創新載體,放大之江實驗室、良渚實驗室、浙江大學、樹蘭醫學中心等重點實驗室和名校、名院、名企的疊加效應,培育了一大批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頭部企業,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鏈和良好的產業生態。
以本屆大會為契機,搶抓生命科技發展機遇,余杭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面對生命科技蓬勃發展的浪潮,余杭將積極推進醫藥領域重大創新平臺和重點實驗室建設,更好承接與轉化全球創新要素,為生物醫藥產業提供全周期的技術資本與模式支撐,聚力推動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良渚新城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黨建為引領,以數字化改革為動力,以助企服務為抓手,助力余杭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研發高地,致力于成為“生命科技成果轉化高地”、“高端醫療產業配套平臺”、“數字健康創新示范區”,為邁向共同富裕大道提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平臺經驗。
通過本次大會,來自全球的醫療健康界專家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參加了多場平行峰會及分論壇:
國際感染暨微生態高峰論壇舉行了肝臟疾病標準數據集系列編寫啟動暨《肝衰竭標準數據集》發布儀式,菌群移植微生態診療中心成立及全國多中心項目啟動儀式,干細胞治療肝肺等臟器纖維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儀式,中國標準化肝臟疾病全程管理中心、社區醫生肝病訓練營開營儀式,中國標準化肝臟疾病全程管理中心,新一代專科電子病歷產品發布儀式等重大活動。與會人員共同探討多中心臨床研究項目的實施和管理要點。
國際肝膽胰峰會暨國際器官保護大會上,來自國內外在肝膽胰外科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作了“慢性胰腺炎臨床研究進展、心衰外科治療臨床與創新、創傷修復與器官保護技術”等多專題的主題報告,圍繞器官保護醫、工、信等交叉融合領域開展廣泛與深入交流。
數字醫療與互聯網高峰論壇圍繞“互聯網+數字醫療,助力健康中國”的主題,為數字醫療與互聯網醫療的探討搭建了一個高質量交流平臺,為健康醫療行業的發展指出新思路和新方向。
由“人民英雄”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張伯禮院士擔任主席的“中醫藥創新論壇暨第二屆中西醫結合傳承創新中心學術年會”,聚焦中醫理論和臨床的傳承創新、中藥科技前沿及制藥等問題。
管理分論壇暨黨建引領下的醫院高質量發展論壇,探討學科黨建、學科發展以及醫院文化建設方方面面重點工作。
頻頻出血不止為哪般?出凝血疾病高峰論壇討論難治性血小板減少癥、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規范診療、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診療等熱難點問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