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是數字時代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為“數字下鄉,農貨上行”搭建了新平臺、形成了新業態。抖音電商平臺上的新型帶貨工具,創造了農戶、消費者、企業三者之間互利共贏的局面。抖音電商&巨量算數&算數電商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課題組聯合推出【2022電商助農發展報告】,基于抖音電商助農案例進行特征分析、構建助農指數,并結合實踐對助農模式進行了剖析和解讀。抖音電商的使命初心始終如一,沒有難賣的優價好物,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及!抖音電商一方面根據消費者興趣愛好有效滿足其潛在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協助農業經營主體準確高效觸達更多消費者,并輔以帶貨技能培訓,是連接農特產地區和潛在農產品消費群體的重要橋梁,對帶動農業經營主體增收、培育高技能素養的新農人、助推鄉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PART 01
電商助農價值凸顯
過去一年,為了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助農活動,抖音電商“山貨上頭條”溯源農產區,一年內重點覆蓋8個省份146個縣市,以專項扶助、培訓指導、長期規模化運營等方式幫助農貨商家及新農人優質經營,扶持了69個地標農產品產業化發展。#山貨上頭條 助農話題累計點贊、評論、分享了近9000萬次。
抖音電商平臺使越來越多農產品從產地走向消費者,拓展了農產品銷售渠道,降低了農產品銷售成本,拓展了農民增收來源,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區域農村電商發展。
直播帶貨已經成為電商市場常態化營銷方式,解決了傳統網購“沒有實時互動”和“摸不著”的兩大難點,大幅提高了銷售效率。同時,更多創新的營銷模式也被應用到農產品市場,基于抖音電商全域興趣電商的特質,平臺也拓展了商城、搜索、店鋪櫥窗等多個渠道,為各地農產品銷售提供增量市場。
抖音電商通過不同主題的“山貨上頭條”助農項目,如“果蔬甄鮮”“年度屯糧”“冬季養生”等,展現不同品類農產品特質,助力品質農貨出村進城。在抖音電商,銷量領先的農產品種類分別為大米雜糧、鮮花綠植、橘橙類、茶葉、花生及制品。此外,蘋果、芒果、臘肉香腸、獼猴桃和石榴等產品也頗受歡迎。
抖音電商農產品帶貨作者從城市等級來看,主要分布在新一線和二三四線城市,占總體的82%。從區域分布來看,農產品作者主要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并呈現從東向西遞減的趨勢。
從廣西沃柑到內蒙古羊肉排,從福建大黃魚到延邊辣白菜,地方農產品借助抖音電商,跨越地域局限,賣向了全國各地。
抖音電商充分利用優質資源,系統化扶持農產品產業帶,提升地方農產品知名度,助力發展區域經濟。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PART 02
電商助農指數分析區域典型特征
報告基于抖音電商助農大數據,從環境、活躍、成長、貢獻4個維度構建助農指數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測算助農指數發展水平,并分析其典型特征。
助農指數排名前10的省份為廣東、江蘇、山東、福建、河南、浙江、安徽、云南、四川和湖北。除福建、浙江和安徽的農業GDP排名分別位居第13、20和12外,其余7個省份農業GDP排名均位居前10。
如果對區域助農指數進行排序,結果為:華東>華中和華南>西南>西北和華北>東北。2020年華東地區縣域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1481.7億元,占全國縣域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的比重為42.2%,在所有區域中排名第一。
華東地區在多數指標中位居首位,包括要素配套環境、內容供給環境、內容消費環境和商品交易環境。西北地區的主體活躍周期、華北地區的零售貿易貢獻、東北地區的主體結構優化均在7大區域中位居首位。
PART 03
電商助農指數分析區域典型特征
依據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具體要求,結合抖音實踐做法,本報告將抖音電商助農模式分為四大類,即興趣助銷模式、產業融合模式、品牌打造模式和人才助力模式。01興趣助銷模式
興趣助銷模式是抖音電商針對農村地區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內容生成、平臺資源傾斜等一系列措施,幫助農村地區的特色農產品拓展銷路、對接目標消費者,從而提高農產品上行質量與效率,進而助力鄉村發展。
02產業融合模式
產業融合模式是指抖音電商通過聚焦農村地區,根據農村當地農特產品、獨特風光景點、特色產業特征,將電子商務產業與當地特色產業進行融合發展,帶動該地區人民群眾進行“吃、住、行、游”多產業發展,從而擴大地區宣傳效果,增進就業機會,推動農民收入增長,促進農村地區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協同發展。
03
品牌打造模式
品牌打造模式是指抖音電商依托農產品區域優勢,通過把控農產品品質、提高品牌意識、突出農產品特色并擴大宣傳賣點,全面打造各區域農產品特色品牌,加深品牌印象,刺激消費者購買,從而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突破農產品銷售瓶頸,達到助農和助推鄉村振興目標的一種運營方式。
04人才助力模式
人才助力模式是指抖音電商平臺依托自身平臺優勢,通過為創業者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提供精準的電商運營培訓、推動“三農”知識傳播并打破傳播壁壘,在培育本地新農人的同時吸引更多人才返鄉創業,而且為農村婦女和殘障人士等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達到累積農村人力資本、加快振興鄉村助力的一種運營方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