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順應國家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大勢,在全省率先啟動總額預算管理下的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結合點數法付費(以下簡稱DRG付費)改革,圓滿完成了DRG付費國家試點城市任務。為進一步建設DRG付費國家示范點,結合實際建立了多種補充付費辦法,初步構建了以DRG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醫保支付方式,積極探索價值醫療的實現路徑,努力建成管用高效的醫保支付機制,促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發展。
一是動態確定床日標準,建立重癥精神障礙付費辦法。2020年7月,印發《攀枝花市嚴重精神障礙醫保總額控制下按床日標準付費實施辦法(試行)》,將精神分裂癥等六種嚴重精神障礙與床日標準結合,根據歷史數據和基金狀況確定總額,根據既往就診天數動態確定床日標準,增設年齡、大病風險因素,按照月度預付95%、年終清算、超總額6%以內合理分擔,有效解決了重癥精神障礙長期住院的醫保結算,控制醫保基金支出合理增長。
二是鼓勵醫院提升效率,建立日間手術DRG付費辦法。2020年8月,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攀枝花市日間手術納入DRG付費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在國家衛生健康部門制定日間手術試點病種及術式推薦目錄范圍內,經符合資質的三級醫療機構申報,先后批復同意四批次、284個手術納入DRG付費管理的日間手術目錄,其住院期間醫療費用(24-48小時)、術前1周內的相關門診費用、手術出院后必要處置費用視同正常住院病例,納入相應DRG病組等價付費,有效提高醫療服務效率,縮短平均住院日,降低醫療服務成本,促進醫療技術發展,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2021年,攀枝花市三級醫療機構開展日間手術700余例,為醫療機構新增利潤30余萬元。
三是合理控制門特費用,建立按病種結合人頭付費辦法。2020年12月,印發《攀枝花市基本醫療保險二類門診特殊疾病醫療補助實行按病種結合人頭付費試行辦法》,以攀枝花市門診特殊疾病切入,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以市內歷史數據確定基金總額,綜合考慮各病種均費、結算人數等因素測算人頭標準。2021年,全市市內共有23個職工醫保門特病種、18個居民醫保門特病種按人頭標準分別清算7700余萬元、700余萬元,按照“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店”原則,對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按病種人頭付費超支部分由醫療機構自行消化,攀枝花市探索多元復合醫保支付方式,提高醫保基金使用績效,控制市內門特費用過快增長,促進醫療資源合理利用,筑牢保障底線進行有益嘗試。
四是引入比價關系,建立安寧療護DRG付費辦法。2021年4月,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攀枝花市安寧療護服務按床日付費結算試行辦法》,首批將癌癥終末期患者納入安寧療護服務按床日付費結算,選取符合資質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按照三級醫療機構400元/日、二級醫療機構350元/日、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300元/日的床日標準,按比價關系將安寧療護床日標準費用折算成床日基準點數,根據住院天數確定病例點數,納入DRG付費。運行一年來,達到了政策預期,為進一步擴大機構、病種范圍積累了經驗。
為貫徹《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印發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工作部署,攀枝花市將在今后三年里全面落實“抓擴面、建機制、打基礎、推協同”要求,按照2022年完善工作機制、2023年完成三年行動計劃、2024年提煉示范點經驗的工作步驟,推動攀枝花市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續深入。
來源:攀枝花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