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57.5萬輛,同比下降5.1%,相較2019年6月下降11%,前幾個月的低基數增量在本月基本消除。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連日走訪發現,受“以舊換新”政策影響,廣州汽車市場7月人氣較6月明顯提升。“近段時間,店內客流量大增,其中有不少消費者是咨詢以舊換新的。”一日系品牌車商稱。
上半年乘用車零售同比增近三成
數據顯示,6月乘用車生產150.3萬輛,同比2020年6月下降13.9%,其中豪華品牌生產同比增長1%,合資品牌生產下降35%,自主品牌生產增長20%。1月-6月累計生產954.7萬輛,同比2020年增長28.1%。乘聯會表示,芯片短缺影響生產節奏,合資品牌下滑明顯,但自主品牌強化供應鏈優勢,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壓力,取得6月生產同比增長的良好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1月-6月,乘用車零售累計達994.2萬輛,同比增長28.9%,仍處于乘聯會2011年以來1月-6月同期增速的歷史高位。新能源車的增長貢獻度不斷加大,貢獻1月-6月同比增速9個百分點。
細分市場方面,6月豪華車零售約25萬輛,同比下降1%,環比5月下降4%,相對2019年6月增長28%。豪華車繼續保持結構穩定特征,體現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仍舊旺盛,競爭影響不大。
6月自主品牌零售約60萬輛,同比增長16%,環比5月增長2%,相對2019年6月下降6%。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份額42.8%,較同期份額增長11%;且國內零售份額為38%,同比增7個百分點。自主品牌頭部企業產業鏈韌性強、有效克服芯片短缺壓力,且在新能源方面獲得明顯增量,比亞迪、長安、紅旗、奇瑞等品牌同比高幅增長。
6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約73萬輛,同比下降18%,環比5月下降7%,相對2019年6月下降22%,下滑較明顯。日系品牌6月零售份額23%,同比下降2.5%;美系市場零售份額達到10.8%,同比增加0.6%,表現較好。
新能源乘用車漲勢喜人
6月,新能源乘用車漲勢喜人。根據數據,新能源乘用車6月批發銷量達到22.7萬輛,環比增長14.7%,同比增長165.7%,呈現強勢增長的良好態勢。其中純電動的批發銷量18.6萬輛,同比增長175.0%;插電混動銷量4.1萬輛,同比增長130.4%,占比18%。6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大集團新能源表現分化,上汽、廣汽表現相對較強。
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比亞迪40532輛、特斯拉中國33155輛、上汽通用五菱30479輛、上汽乘用車10493輛。
6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2.3萬輛,同比增長169.9%,環比5月增長19.2%。零售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比亞迪40317輛、上汽通用五菱31285輛、特斯拉中國28138輛、廣汽埃安10403輛。
新能源車批發零售半年雙破百萬輛。1月-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108.7萬輛,同比增長231.5%。1月-6月新能源車零售100.1萬輛,同比增長218.9%。
6月新能源車出口亦呈現爆發式增長,特斯拉中國出口5017輛,上汽乘用車的新能源出口2300輛,比亞迪出口215輛,江淮汽車出口127輛,其他車企新能源車出口也正蓄勢待發。
7月消費或迎來顯著恢復
7月歷來是全年銷售的淡季,由于天氣炎熱和廠商高溫假等因素,首購用戶購車低迷,換購用戶熱情也不高,因此歷年的7月都是國內車市銷量的谷底。
不過,乘聯會分析認為,今年7月31個自然日中有22個工作日,帶來更好的增長條件。由于部分車企前期芯片短缺等因素的休假較多,七八月份有更充裕的生產工作能力。
此外,乘聯會還認為,隨著二季度疫苗接種加速推進,國內的疫情防控進入新的平穩階段,7月的消費或迎來顯著恢復。
記者連日走訪廣州汽車市場了解到,受6月底廣東推出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影響,7月車市人氣較6月明顯上升。不少車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表示,上述政策發布后,車主反應積極,咨詢換車的人數明顯增加。“7月前10天,我們店的銷量較6月同期多了20多臺。”一自主品牌車商稱。
需要注意的是,換車出游也是部分家庭的新選擇。乘聯會認為,受疫情影響,海外游更多轉為國內自駕游,很多家庭自駕游需要配備空間大、性能好的新車,新購與換購的需求近期就凸顯出來。
乘聯會表示,由于持續的去庫存,經銷商的庫存水平已經很低了,整體庫存壓力得到有效緩解,依托商務政策的目標激勵和訂單維護的質量提高,零售依舊保持良好較高水平。
乘聯會稱,今年上半年是以去庫存為主特征,下半年的補庫存趨勢將進一步顯現。芯片的短缺會在三季度大幅緩解,批發市場在8月開始呈現強勢上升趨勢。記者 戚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