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聽到自動駕駛、行人保護系統等一些汽車先進配置,就瞬間感覺很高大上,確實,汽車科技正在高速發展,速度快得甚至有點讓人緩不過神來。在80年代左右,隨著改革開放,那時的汽車行業發展絕不遜色于現在,大批經典車型涌現,同時也誕生了一些極具時代特色的汽車設計。
一、大燈雨刷器
前大燈雨刷器是由薩博汽車在1970年首次使用的,通過同一個馬達在水平方向上對兩個小型雨刷器進行控制。這項配置曾經在豪車里盛行,例如沃爾沃老款車型S80,老款奔馳E300以及第四代和第五代S級,還有80年代北京街頭常見的來自前蘇聯的拉達2105。
沃爾沃S80
拉達2105
但是舊時的大燈雨刷器會明顯增加風阻,長時間開燈的熱度也會對雨刷橡膠造成損壞,并且在事故中也可能對行人造成更大傷害。于是這項配置也逐漸被如今的大燈清洗功能所取代,采用高壓噴霧方式清洗,效果更好,造型也美觀。
二、汽車收音機自動伸縮天線
在桑塔納成為中國街車那時候,汽車自動伸縮天線大量出現在以桑塔納2000為代表的車型中,位于前風擋左下方,成為那個年代的車型的標志之一。那時候汽車內的娛樂系統還只是收音機,打開收音機開關時,天線就會自動升起。這項配置在當時看來是狂拽酷炫的,甚至代表著汽車的豪華性,很多改裝車友也都很熱衷于此項配置。
桑塔納2000
但是在后來這項配置逐漸被現在的鯊魚鰭天線取代,原因是這種桿式的天線會帶來較大的氣流噪音,有違空氣動力學原理。如今的鯊魚鰭天線不僅造型時尚動感,并且集成了FM、GPS、GSM等各種強大的汽車電子功能。
三、上翻式門把手
在一些老款車型或低成本的車型上,還會見到這種上翻式門把手,如日產BLUEBIRD以及比亞迪F0,雖然與現在常見的手握式門把手似乎只是造型不同,但有數據稱在車輛出現撞擊時,上翻式門把手會導致車門難以打開,并且長期的摩擦還會刮花車身,尤其是對于女生來說,還會容易刮傷指甲。
而現在的車門把手除了常見的手握式,還有各種類型門把手,例如出現在超跑上的隱藏式門把手。日產GT-R,用手指按下門把手右側,左側就會彈起,繼而再進行外拉式打開車門。奧迪R8的門把手也是隱藏在車身里,同樣是減低風阻系數。但這種略前衛的設計,容易讓人找不著門。
四、門上煙灰缸
在吸煙的危險還沒有那么普及的時候,汽車設計也很貼心,為滿足煙友的需求,會在內飾的門上設有煙灰缸。但隨著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吸煙的危害以及煙民數量的下降,并且門上煙灰缸還會影響車內衛生,這項配置就逐漸被越來越多廠家取消了。
但鑒于吸煙的人群還是比較龐大,現在的很多車型中還是自帶有煙灰缸,只不過不在門上,而是在點煙器旁邊,也有移動式的,并且也有很多車主自行購買煙灰缸放于車內。
五、車身防擦條
二十多年前的汽車在車身側面以及保險杠位置都會有黑色塑料材質的防擦條,在車輛轉向不夠或遇意外情況時,以防止車身被輕易刮傷,其中以大眾老普桑車型為代表。
普桑
而隨著人們的審美提升,這種黑色塑料的車身防擦條由于缺乏觀賞性而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鍍鉻防擦條,設計為與車身同色或者銀色,閃閃的飾條質感和檔次得以提升,但是防刮蹭的作用就沒有曾經的黑色塑料那么好了。
六、跳燈
燈廠奧迪如今玩車燈是出神入化,而在七八十年代,跳燈的存在可是比燈廠更神。原本隱藏的大燈,在按了開關之后立馬翻起,這種瞬間真是狂拽酷炫。
但是人們越來越發現挑燈的存在不符合動氣動力學,并且故障率也較高,在駕駛過程中突然失靈的可能性比較大,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而在現在跳燈仍然被很多改裝車友喜愛,但是國內有規定是不可以將明燈改裝為跳燈的,因為發生碰撞時跳燈很可能會進入駕駛艙導致人員傷亡,并且凸起的大燈也會對行人帶來更嚴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