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剛剛落下帷幕,很多考生還沉浸在考后的喜悅當中,準備接下來的志愿填報,也有一些考生高考失利準備高四再戰。但是,日前重慶市教委發出通告: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引起輿論關注。
一時之間輿論形成兩派,一方認為,復讀生擠占應屆生資源,應該禁止;一方認為,復讀給了“一時失利”、“發揮失常”、“填錯志愿”等考生一次新的機會,應該允許。
禁止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規定引起廣泛熱議。
多省市先后發布公辦高中復讀生招生禁令
除了重慶,近年來,陸續有四川省、貴州省等地出臺相關政策,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都有哪些具體規定?和小編一起來看吧~
貴州
全面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嚴禁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
為進一步規范全省普通中小學招生秩序,貴州省教育廳2020年4月下旬印發《關于規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審批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嚴禁招收生源地錄取控制線下的學生,嚴禁公辦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嚴禁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
重慶
全市普通高中學校不得舉辦復讀班
據“重慶教育”報道,6月16日,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決執行《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進一步規范全市高中招生行為,維護公平公正的教育秩序,日前,重慶市教委印發《關于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的通知》。
《通知》明確提出“全市普通高中學校不得舉辦復讀班,不得與社會機構聯合舉辦復讀班,不得在培訓機構以學校名義舉辦復讀班,不得招收復讀插班生”。
四川
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
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舉辦復讀班
2020年4月,四川省教育廳印發《關于規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強招生計劃管理,其中明確提出“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舉辦復讀班,舉辦復讀班的學校要嚴格登記學生信息情況”。
云南
出臺減負措施規范學校管理
公辦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復讀生
2019年10月,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九部門印發《云南省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共分35條,分別從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嚴格校外辦學機構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監護職責、強化政府管理監督四個大的方面,明確中小學生減負舉措。
其中,在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的減負措施中提到“普通高中一律不得招收借讀生、擇校生,公辦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復讀生”。
為什么出臺這個政策?
重慶市教委出臺此項規定出于什么樣的考慮,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對此表示:重慶此舉,表面上是從教育投入效益最大化角度出發的,即不能為復讀的學生投入公共資源,但背后,更多的是為了遏制公辦中學通過招攬更多復讀生進行不正常、不公平的競爭,遏制背后錯誤的評價體系,營造更好的教育生態,讓教育資源公平分配。
針對復讀生性質的變化,陳志文指出,上個世紀,復讀生更多的是為了考上大學而復讀,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現在,復讀生則更多的是已經考上大學,分數很不錯的同學,但因為不如意,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為了上一個更好的大學,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而這類學生,越來越多。為什么考上大學的學生復讀的越來越多? 從中學角度,在不正確評價指揮棒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鼓勵行為。以分數,尤其高分考生,985/211率,甚至清北率評價中學盛行,于是各地中學也都鼓勵甚至獎勵復讀。對于高分復讀的學生不僅免收學費,而且會根據高考分數給與不同的獎勵,分數越高,獎勵越多,最后還會根據復讀結果給與更高的獎勵。
很多高中針對復讀生,專門制定發布了招生簡章,根據高考成績收取不同的“學費”,可謂是“明碼標價”。
2021年高考剛剛結束,六安金安中學的高考復讀班就開始招生了
衡水一中邯鄲分校2020年復讀生招生條件
針對種種復讀招生亂象,出臺公辦高中禁止招收復讀生的規定,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打破這一“惡性循環”,更多的應該是遏制公辦學校之間這種不正常的競爭行為,也是教育投資效率的最大化,推進教育公平。
在重慶市教委印發的《通知》中除了明確規定“禁止誘導已被高校錄取的高分考生復習,禁止進行復讀宣傳,禁止獎勵所謂的狀元、高分復讀生等”之外,還明確規定了不能公布升學率、一本線升學率等信息。同時,嚴禁炒作宣傳所謂的中考、高考狀元,給高考狀元發獎金等。
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重點強調了進一步規范高考成績發布和相關宣傳工作,嚴禁各地教育部門以任何形式公布、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
重慶市教委該通知與教育部關于要求各地各校堅持正確的教育政績觀的相關措施是一脈相承的。
不再招收“復讀生”,高考真的只有一次機會了?
面對“禁止復讀”消息,不少剛剛高考完的學生表示無法接受,尤其是覺得自己沒考好準備復讀的學生。難道高考以后真的變成了“一考定終身”,高考失利的學生就真的沒有翻身的機會了嗎?
但是,各省市教育部門此舉并非禁止復讀,只是遏制不正常的復讀與評價。考生復讀還可以通過私立學校,也可以以社會考生身份報名高考,實際上高考報考資格要求是很低的,比如年齡上就沒有限制。對于復讀生,相關的高考報名、錄取流程等都和之前是一樣的。
實際上,高考復讀還會繼續存在,只是高考復讀生需要付出的代價要比之前高很多,途徑也不太一樣。禁止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之后,想要復讀的考生還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參加復讀。一是去私立高中復讀,二是到社會上的培訓機構復讀。只是這兩種復讀途徑花費的代價都不會低。
各省市限制“高考復讀”的措施,是否能遏制復讀生越來越多的趨勢、復讀生招生亂象的撥正還有待時間驗證。面對這些新規,面對即將到來的志愿報考,無論是選擇復讀還是選擇進入大學,希望每位考生都慎重考慮,做好人生的重要抉擇。
綜合澎湃新聞、重慶日報、山東教育新聞網、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