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經濟不經歷一些痛苦、甚至一場衰退,通脹就不可能出現實質性下降。
在經歷了過去幾年新冠疫情造成的危機、破壞和焦慮情緒之后,美國消費者對未來的看法開始變得更加樂觀。在美聯儲大幅收緊貨幣政策之際,這種樂觀情緒是否預示著美國經濟必將實現“軟著陸”?
(相關資料圖)
雖然消費者的看法對于理解美國經濟非常重要,但現在認為美國經濟能實現“軟著陸”還為時尚早。
在經歷了遠低于2019年水平的長時間橫盤波動后,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飆升至兩年來的高點。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調查顯示,消費者信心增強的理由包括當下商業環境和勞動力市場較為健康。值得注意的是,認為“就業崗位充足”的受訪者數量顯著多于認為“工作很難找”的受訪者,而且二者在數量上的差距還在繼續擴大。
目前美國失業率處于歷史低位,職位空缺數量仍然很多,消費者有理由感到樂觀。與此同時,許多消費者的工資有所增長,因為他們中的一些人離開了低薪工作從事收入更高的工作,另一些人從雇主那里獲得了留任激勵。此外,隨著食品和能源價格價格回落,所有消費者經通脹因素調整后的收入都有所增長。
除了對目前經濟狀況的評價較高,消費者對未來也變得更加樂觀。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預期指數升至遠高于通常預示未來六個月某個時候將出現衰退的關口的水平,這表明消費者預計經濟發展態勢將持續向好。
不過,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調查也有一些令人擔憂的發現。雖然認為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的消費者數量有所減少(幾個月前持此看法的受訪者人數達到峰值),但仍有70.5%的人認為美國經濟即將陷入衰退。除了消費者,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根據對財富500強公司CEO進行的調查編制的CEO信心指數顯示,第三季度84%的受訪者預計美國經濟將在未來12到18個月內陷入衰退。
從衡量未來財務狀況和收入的指標來看,消費者的看法就沒有那么樂觀了,這可能反映了他們對未來財務負擔加重的擔憂,財務負擔加重或者來自通脹和工資增長放緩,或者來自不斷增加的債務。目前許多美國家庭的信用卡債務正在增加,此外,大約4400萬人——即五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有未償還的學生貸款,他們可能不得不最早從10月份開始償還這些貸款,或者至少償還利息。
消費者的購買計劃不如今年早些時候那么強勁。從六個月移動均值來看,消費者購買家電等耐用品的意愿已經降溫,此外,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度假計劃指數出現下降,“報復性休閑旅游”熱潮可能也即將褪去。
調查還發現,消費者更愿意購買他們“需要”的服務,如醫療保健、汽車服務和金融服務,而不是他們“想要”的服務,如酒店住宿和娛樂。此外,消費者計劃減少娛樂支出,例如把錢花在購買流媒體服務上,而不是電影院或游樂園等花銷更大的選項上。
消費者可能還沒有完全意識到的一點是,2023年下半年美國經濟仍面臨挑戰。之前財政刺激帶來的大約2.2萬億美元消費者超額儲蓄可能會在今年秋天耗盡,這意味著為了支持消費,消費者將更多依賴勞動收入、信用卡和房產凈值等其他形式的財富,并可能為此付出更高的代價。
企業正在逐漸取消招聘廣告,工資增長正在放緩,這可能也會放慢勞動收入的增長速度,因為實際消費支出減少將導致企業的勞動力需求下降。勞動力市場會因此降溫,為了吸引和留住員工所需的工資漲幅隨之下降。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對CEO的調查顯示,雖然80%的500強公司仍計劃在未來一年進行招聘或勞動力囤積,但工資漲幅會下降。
由于資本成本上升、銀行貸款條件收緊以及消費者需求減少,企業的利潤空間將變得越來越小,它們甚至可能選擇裁員。中小企業裁員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它們在困難時期留住員工的能力更弱。
受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影響,住房市場急劇放緩和房價同比下跌會導致業主房產權益受損,為支出做緩沖的房產凈值貸款規模會降至最低水平。此外,由于利率已經升至5.25%,所有新貸款的成本都會大幅上升。
最后,消費者對信用卡的依賴是有限度的。信用卡使用量已經大幅上升,信用卡償債率已回升到疫情前水平。與此同時,過去一年信用卡貸款利率從14%大幅升至21%,到了某個時點,消費者不得不償還這些貸款,而且他們正身處一個不確定性較高的經濟環境中。
這些負面因素說明,如果美國經濟不經歷一些痛苦、甚至一場衰退,通脹就不可能出現實質性的下降。
總而言之,雖然和今年早些時候相比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已經下降,但在宣稱經濟將成功實現“軟著陸”之前,我們應該等待更多數據的發布、等待存在滯后性的美聯儲政策充分產生預期效果。
本文作者系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首席經濟學家戴娜·M·彼得森(Dana M. Peterson)。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