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7日上午消息,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META.US)$今天發布了該公司截至6月30日的2023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Meta第二季度營收為319.9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88.22億美元相比增長11%,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12%;凈利潤為77.8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凈利潤66.87億美元相比增長16%;每股攤薄收益為2.98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46美元相比增長21%。
(相關資料圖)
Meta第二季度營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月度活躍用戶人數和每用戶平均收入也都超出預期。與此同時,Meta對第三季度營收作出的展望也同樣超出分析師預期,從而推動其盤后股價大幅上漲近8%。
財報發布后,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首席財務官蘇珊·李(Susan Li)和首席運營官哈維爾·奧利文(Javier Olivan) 回答了分析師提問。
以下是電話會議實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Brian Nowak:馬克,過去幾個月中,你反復提到關于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和LLaMA大語言模型,能否談談這些工具的具體使用案例,以及公司向哪些消費廣告客戶推薦了相關產品?另外,在擴大人工智能代理相關類型產品方面,公司有哪些技術障礙需要克服?
馬克·扎克伯格:我主要想說的一點是,公司將于9月份舉辦Connect大會,希望大家屆時參加并了解我們的路線圖,產品發布規劃,我們已經發布的LLaMA 2模型將支持很多即將發布的新產品,我們已經敲定了這些產品,下半年部分產品會有陸續的發布,未來幾年都會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總的來說,在Meta所建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和技術方面,主要有三個基本類別:一是不同類型的代理,這個我等下向大家介紹;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的產品功能,包括在廣告領域賦能廣告客戶自行制作廣告內容;三是改善內部的生產效率和效能,包括幫助工程師更快寫代碼,為內部人員提供更為豐富的知識庫。
關于人工智能代理,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時,同其他公司會有些不同,我們不覺得用戶只能跟同一種人工智能進行交互。日常生活中大家會遇到各類的實體機構,無論是內容創作者,商家,還有各類應用等用戶使用的其他產品,所以我認為需要很多類型的人工智能來幫助用戶完成表達、創意等方面的工作,改善交流效果。比如提升用戶同內容創作者交互的體驗,助力內容創作者打造自己的社區。
我認為最直接,也是最為快速的商業循環便是幫助用戶提升同商家的交流體驗,大家可以想象未來每個企業都擁有自己的人工智能代理,服務于同消費者的交流和互動,當然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來實現,但我認為這一工具的出現將大大改善消費者同商家的溝通。
如果我們能夠成功,將能解決公司聊天工具的商業變現的問題,也能緩解商家因為回答消費者問題而出現的人工成本問題,這也是為什么在某些人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客服代理能夠發展非常大產業的原因。如果我們的計劃能夠實現,在包括泰國、越南等國所取得的成功也能在其他地區和國家復制。
總而言之,我們會遵循自己行之有年的產品策略,至于相關業務規模的拓展速度,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未知數,我們討論最多還是資本支出方面的支持力度,這一領域的未知情況還比較多,我們希望維持一定的資本儲備來迎接更新的技術,所以做預測還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
高盛分析師Eric Sheridan:馬克,LLaMA 2等產品是否會擴大開發者社區的規模?我們對于公司同微軟(337.77, -13.21, -3.76%)的合作也非常感興趣,Meta一直是面向消費者提供服務,同微軟的合作會否增加公司在企業方面的業務?公司將為此制定怎樣的發展策略?
蘇珊,現實實驗室相關業務的損失繼續增加,我們不是太確定推高該業務損失的因素有哪些?為什么可能推動該業務利潤增長的因素沒有發揮作用?
馬克·扎克伯格:LLaMA是一個開源項目,同建設開發者平臺有一定的區別,當然兩者都涉及生態系統的問題。我們做過很多開源方面的工作,包括架構、服務器和數據庫設計和基礎設施,當然我們也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做過開源的項目,比如在開場介紹中提到的PyTorch。
公開發表此類開源項目時,我們發現通常會激發開發者社區的幾種創新,一方面,社區實現標準化是有益的,有助于招聘工作的更順利進行,因為標準化的工作可以讓招進來的人更為習慣于我們的各類工具,不會受到切換公司的影響。
至于我們期待看到的社區平臺的改善,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安全保障,這對于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極為重要,對于開源軟件行業總體而言,我們看到越來越為嚴格的安全審查,結果是這個行業的安全標準也越來越高,這是非常有可能的結果。社區參與者將合力改善安全標準,我們也會在工作中不斷提升標準,無論是公司發布的自有產品,還是這個行業的服務都將更加安全。
我還希望看到效能的提升,LLaMA最初只是一個研究項目,我們對該項目的迭代也都集中于量化和提升模型的運行效率,我們目前對于人工智能業務的巨大資本投入是希望社區能夠更高效地產出,而不是僅僅幫助個人用戶在筆記本電腦上,進行本地的,或者無需大量算力的模型運行,我們的目的是讓個人用戶也能負擔得起我們的產品,這也有助于我們的服務發展成為有效的基礎設施,進而降低成本。
我們同$微軟(MSFT.US)$進行合作,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公共云方面的產品,我們的合作不是為了我們進入這個業務領域,恰恰相反,微軟有這個服務,其他公司可能也有,所以我們沒有推出公共云方面產品的計劃。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除了開源許可,我們在協議中加入了一個條款,也就是對于大型公司而言,尤其是哪些有計劃發布公共云產品的公司,他們不光可以獲得免費的授權,而且還無需同我們接洽相關的商業安排,我們的目的就是讓所有人都能用上它,希望它是開放的。
但如果我們的合作對象將產品用于轉售目的,我們就會收取一定的收入分成,我們也已經開始這項工作,目前的金額還不大,但假以時日相信會有更大的貢獻。
關于現實實驗室,我們目前不打算提供細分的運營數據,對于現實實驗室而言,明年一件比較重要的事就是Quest 3頭戴式虛擬現實(VR)設備的發布,這是繼2020年發布Quest 2之后最大的一款頭戴式VR設備,推動該產品的上市需要大量的支出,短期來看,肯定是推動(虧損)因素之一。
我們持續推進VR、AR(增強現實)和神經接口方面的工作,而且我們在這些領域處于市場領先位置。我們也樂見其他公司在這一領域的進展,從某種程度上講,讓我們對于自身的發展方向更有信心。
我也理解從投資者角度而言,他們可能不愿意在沒有辦法看到遠期效果的領域進行投資。很多投資者可能希望我們在短期內減少投資,而我的觀點是,我們已經在這些領域取得領先,而且未來隨時間推移會為公司的業務創造巨大貢獻,我們的經驗是能夠兼顧兩者:短期業績和長期投資,所以我們的計劃不變。
蘇珊·李:關于你的第一個問題,需要澄清的一點是我們不會在財務報表中分列LLaMA業務的收入。關于第二個問題,也就是現實實驗室在2024年運營虧損增長的問題,馬克已經提到了該業務發展的長期性,我們有著非常遠大的增長目標,該業務本身的發展也是多維度的,包括VR、AR、元宇宙、社交平臺,神經接口等,對于投資回報,我們也會持長遠觀點。
短期來看,我們聚焦于既有產品的采用率增長,我們也會不斷審視需求,使用場景,以便調整業務計劃。目前很多投資還是圍繞基礎研發,解決實際技術問題,以縮小設備尺寸重量,降低成本等等。預計現實實驗室業務在2024年還將出現運營虧損的同比增加,主要驅動因素來自于員工費用和運營成本方面。但我們對于現實實驗室業務的發展理想沒有變化,該業務仍將是公司長期發展的機會所在。
Bernstein分析師Mark Shmulik:事情發展的非常快,比如一個月之前,Reels還沒有成為我們的話題,一個季度之前,我們也還沒有談LLaMA,年初的時候,我們對于人工智能行業談的也不是很多,回頭看,年初管理層思考的要務和眼下有什么不同?工作重點的變化有哪些?第二個問題,公司核心廣告業務的增長非常不錯,想了解哪些行業貢獻比較大,進階賦能型應用廣告Advantage+對于增長的貢獻有多大?
馬克·扎克伯格:這些年我們的工作重點一直具有連貫性,只是人們聽到的情況同實際可能會有差別,舉例來說,我們去年對人工智能方面的資本支出額持一定的批評態度,現在大家想知道我們的態度,以及未來的走勢。
我們認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還是值得的,而且在短期推動了一定的業績,有助于我們創新用戶體驗,這些在我們看來都是一些需要做的基礎工作。
Reels不是什么新產品,可能你指的是Threads,我們認為公眾對話和基于文字的產品方面的市場需求機會沒有得到滿足,但Threads不是一個很大的產品,我們的團隊也相對比較小。
今年來看,有兩個情況大大超出我的預期,一是LLaMA,初期的模型很有意思,作為一款研究型產品,其使用率之高,促使我們發布了LLaMA 2,其市場反應是出乎我們意料的。
第二,Threads在使用率和使用率增長方面也是大大超預期的,我們投入的團隊很小,但創造的機會是巨大的。當然,長期來看,我們的工作聚焦仍然是人工智能和元宇宙,人工智能包含了排名和推薦系統,可以支持公司核心應用產品,支持了用戶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看到的所有內容和所有廣告內容,也支撐了所有我們建構的安全系統,以及越來越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
我們未來將陸續發布的代理產品,生成式功能,提升內部工作效能的產品等等,都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所以我不覺得工作重點方面有什么變化,只是我們從市場上得到的信號是,這些服務的使用率增長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快,這可能對我們是一種提醒,如果其他公司與我們路徑不同,我們也表示尊重。我們的工作重點仍然是人工智能和元宇宙,以及相關的一些領域,市場的聲音不會從根本上動搖我們的基本看法。
蘇珊·李:關于你提到的二季度營收加速增長的問題,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談。一是核心廣告業務的加速增長,二是Advantage+產品。二季度營收加速增長的原因有幾個,一是市場需求較弱的階段基本結束,包括俄烏沖突開始滿一周年,俄羅斯市場業務的暫停;二是我們增加了供應,提升了Reels產品的商業變現水平;三是匯率方面的不利因素減少。
關于Advantage+的問題,Advantage+是公司目前在市場上的多款人工智能賦能廣告產品之一,Advantage+目前的使用率非常不錯,尤其是電商和零售垂直行業方面的成功,以及包括消費性包裝品在內的行業,尤其是直營品牌,我們持續推出新產品功能,為廣告客戶解鎖新的使用場景,幫助他們更容易參與Advantage+活動,評估此類廣告對于其銷售增長的推動作用。
我們還有很多令人激動的產品待發布,包括我們首次進入的購物活動推廣領域,以及Advantage+產品組合,都將助力廣告客戶迭代廣告推廣,快速測試,提升端對端的購物體驗。我們收到的反饋和結果都是不錯的,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我們也將持續投資,這是我們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一條路徑,提升廣告系統效能,優化推薦和排名引擎的功能。
編輯/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