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在亞洲股市中仍然最為高配中國股票,認為中國的企業基本面依然穩固,稱近期的市場跌勢看起來過頭了。
7月11日周二,貝萊德的全球新興市場股票投資組合經理Lucy Liu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看法“過度悲觀”,因此市場被“過度懲罰”。她認為,中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強韌、中國政府更多經濟刺激措施出臺等因素都是推動近期股市上漲的催化劑。此外,貝萊德相信,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是可控的。
Liu說:
(資料圖)
當前中國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政策性銀行和中央政府擁有強大的資產負債表,可以在必要時解決目前的問題。
Liu表示,中國股市仍有“很多自下而上的機會”。她認為科技行業,尤其是一些人工智能相關公司應會繼續跑贏大盤。此外,和消費復蘇、工業自動化相關的領域也有機會。整體來看,Liu認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有“過于低配”的風險。她說:
任何有關經濟復蘇的正面數據或政策刺激都可能引發中國市場的一些頭寸調整,以及一些軋空行情。
在債券領域,由于房地產行業出現的變動,貝萊德更青睞國有和優質房地產開發商。
關于人民幣,貝萊德的亞洲固定收益和信用投資組合經理Yii Hui Wong表示,如果新的刺激措施兌現、經濟增長回升,那么人民幣也可能在下半年企穩。
貝萊德最近頻頻唱多中國。
前不久,貝萊德發布2023年年中展望,稱市場正處于一個新的宏觀機制中。持續的通縮迫使主要央行收緊政策,卻引發了更大的市場波動。但這種新的宏觀環境下,貝萊德認為投資機會依舊豐富,并通過細分資產類別等方式來尋求投資機會。
貝萊德基金首席投資官陸文杰表示,年初至今,中國股市表現是低于預期的:
中國股市整體的基本面是沒問題的,貝萊德剛剛發表的資產配置觀點里對中國股市是建議超配的,但現在需要的是一些政策上的催化劑。一些有意思的新投資機會在顯現,一是AI投資主題,包括算力基礎設施、芯片公司、相關零部件公司,AI服務器等等;二是全球低碳轉型,也是貝萊德在投資上長期關注的方向。
編輯/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