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蔚來的Q1財報公布,蔚小理一季表現揭盅,下一步的戰略也在各自季報溝通會上披露。
蔚來在高端用戶切入之后,似乎陷入了存量循環,亟待阿爾卑斯等新品牌帶來增量;小鵬試圖用“性價比”+“智能化”兩個組合拳走出泥潭;理想則手握季度盈利,固守家庭市場,劍指純電。
我們先來簡要回顧一下23年Q1蔚來、小鵬、理想三家公司的財務表現:
(資料圖片)
1、蔚來:23年Q1交付31,041輛,同比增長20.5%;營收106.8億,同比增長7.7%;單車均價29.72萬元,同比下滑17.2%;單車毛利1.5萬元,毛利率5.1%;運營利潤-51.1億元,同比虧損增加165.9%;現金儲備378億元,單季度凈消耗67.7億元(按照此速度還可以消耗6個季度);
2、小鵬:23年Q1交付18,230輛,同比下滑47.3%;營收40.3億,同比下滑45.9%;單車均價19.27萬元,同比下滑4.8%;單車毛利-0.48萬元,毛利率-2.5%;運營利潤-25.9億元,同比虧損增加35.0%;現金儲備341.2億元,單季度凈消耗41.3億元(按照此速度可以消耗8個季度);
3、理想:23年Q1交付52,584輛,同比增長47.2%;營收187.9億,同比增長96.5%;單車均價34.85萬元,同比增長18.7%;單車毛利6.89萬元,毛利率19.8%;運營利潤4.1億元,同比實現盈利增速198.1%;現金儲備452.8億元,單季度凈流入48.7億元;
三家公司在23年Q1交上了完全不同的答卷,看起來理想已經拋下了蔚來和小鵬,走上正循環,但實際他們都還各自的問題與挑戰。
對于智能電動汽車的長跑來說,現在頂多才到途中跑。即便是形勢最好的理想,也還要完成從增程到純電的跨越。而智能駕駛一途,它們其實都是攜手同行者。
01、蔚來的未來在哪里?
4月,當某ES7車主在電話會議里說出:“我們不是來談話的,我們是來談判的”和“我代表一萬多的ES7車主”這樣的話語之時,一切都變味了。
“蔚來的用戶社群”曾經一度是蔚來最為驕傲的、也是中國運營最為成功的車主群體,他們曾經在蔚來最困難的時刻,免費為蔚來做廣告,推薦并帶動身邊的親朋好友購車。但隨著時間的變化,一部分被蔚來寵壞的車主,已經開始反向“綁架”公司的決策了。
而這一切僅僅只是開始,在ES6正式上市前,蔚來居然“破天荒”地在用戶社區內發起了“ES6的售價調研”,其中的售價選項從36.8萬元以下到39.8萬元以上,但這不僅未能獲得車主的廣泛認同,甚至加劇了新客戶的觀望情緒。不少蔚來車主在社群中表達:老車主肯定希望新車能定一個高價,避免自己成為“韭菜”;而新款車主則肯定希望是一個低價,降低自己購車的門檻。
當蔚來正式公布ES6的最終售價和配置之后,這些爭議依舊沒有結束。很多小定客戶認為:36.8萬元的ES6沒有NAPPA真皮座椅,沒有前排座椅通風、按摩,被認為是亮點的女王副駕和蔚來標志性的NOMI MATE都需要選裝。在補齊上述幾個配置之后,ES6的售價直奔40萬元,如果選擇100kWh電池,那么售價將向45萬元看齊,幾乎和ES7相當,新ES6的這個36.8萬元起售就是在開玩笑。
這一次ES6的訂單轉化表現也非常艱難,前期3萬+的ES6小定訂單轉換大定的速度非常緩慢,直到發布后3周左右大定訂單才剛突破1萬張(33%的訂單轉換率),而與此同時新增的非小訂用戶的ES6訂單似乎停滯了。
于是,蔚來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ET5旅行款,并將在6月15日在全球多個國家同步發售,在6月10日-11日的這個周末,ET5的旅行版就已經陸續到達各大門店,開始靜態展示了。
蔚來現在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困境:
第一,30萬以上的售價和豪華的定位不能丟(包含老客戶也不能丟),這導致ET5的32.8萬的定價已經鎖死了蔚來的價格下限。導致無論是ET5旅行版還是ES6最核心的價位區間就是在30-45萬元。而在2023年,隨著特斯拉Model Y的價格下探到26-28萬的水平,中國新能源市場售價30萬元以上的車型,月銷量5000輛都是非常好的表現了。在2020-2022年,在這個價位段競爭還沒有太多的競爭對手,但如今極氪001、智己LS7、阿維塔11、小鵬G9,甚至寶馬iX也都是這個價位區間,蔚來的競爭壓力和定價壓力也可謂“亞歷山大”了。
第二,“5678”的6款車型,始終無法突破月銷量2萬輛的天花板。從最近7個月的數據來看,蔚來的峰值銷量在去年12月為15396輛。從單款車型來講,雖然在蔚來心中ET5有超越寶馬3系的目標,但結合23年的銷量表現,ET5只能保持在5000-6000輛的水平,與寶馬3系動輒月銷破萬的成績相去甚遠。何時能夠誕生爆款已經成為蔚來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按照蔚來財報給出的Q2交付目標2.3-2.5萬輛來看,4、5兩個月已經合計交付了12,813輛,這意味著蔚來預期自己的6月交付能重新過萬。但即便如此,也只是年內第三次月銷破萬而已,時間過半距離今年設定的25萬銷量目標僅僅只完成了35%。
在價格下限被鎖死的同時,無法在30萬的價位誕生爆款,讓蔚來不得不在6月12題公布了最新的政策“減少換電權益,全系降價3萬元”,終于把ET5的入門價格拉入到了30萬元之內。
除了減少了免費換電的權益,也順帶將原先的權益進行了調整,整車質保時間從10年縮減為6年,免費車聯網從終身調整成為6年。
蔚來近期幾個新品銷量都不如預期,總把爆款寄托在下一個產品。這一次只能看ES6和ET5旅行版能夠給蔚來回多少血了。否則按照23年Q1每個季度超過50億元的運營虧損速度,即便是378億元的現金儲備,又還能堅持多久呢?
當然,蔚來還有后手,就是阿爾卑斯這個新品牌。不過,如果蔚來品牌不能擺脫頹勢,阿爾卑斯也很難獲得足夠的資源和勢能。
02、小鵬能否絕地反擊?
特斯拉年初的降價,讓Model Y成為20-30萬價位段純電SUV的絕對銷量冠軍,1-5月Model Y合計銷量152461輛,占到這個價位段純電SUV銷量超過60%。
同時,在這個價位段的純電轎車領域,Model 3和比亞迪漢EV是暫時無法逾越的兩座大山,更不要說今年還有海豹冠軍版和飛凡F7這樣的價格殺手的進入,讓這級別的競爭愈發激烈。
這導致20-30萬元的純電車型,是2023年競爭烈度最高的市場,沒有之一。
非常不幸的是,小鵬今年的主力車型P7i和G6主打的就是這個價位段。
小鵬P7i在上新之后,并沒有帶來銷量的明顯增長,23年1-5月銷量14,849輛,只有同期Model 3銷量的22%,比亞迪漢EV和海豹銷量的41-43%。
這一次小鵬G6的定價,可謂是下定了狠心,試圖從占據60%細分市場的特斯拉Model Y手中搶走足夠的市場。于是,在800伏平臺+XNGP兩大核心優勢之上,小心翼翼試探市場,以避免重蹈G9定價失敗的覆轍。
于是,小鵬采取了兩部走策略:第一步,6月9日公布預售價格同時展車到店來試探市場反饋;第二步,利用2周的反饋數據和產能情況,在6月29日正式發售并交付——而這一切就是為了確保G6的成功,因為按照小鵬目前的產品組合,如果G6的銷量依舊不能有起色的話,小鵬在今年想要實現月銷破萬就難上加難了。
目前來看,G6在6月9日公布的22.50萬元起步預售價格,目前市場的反饋還是比較良好的,據了解周末兩天門店的熱度增長,不少店面收獲了超過20張的小訂訂單。小鵬官方宣布,72小時預售的訂單超過2.5萬個。
如果,供應鏈能夠順利配合,那么G6有希望幫助小鵬再次回到月銷破萬的狀態里,但即便如此,小鵬的銷量在新勢力中也只能維持在第五名開外了。
小鵬的另外一個殺手锏就是XNGP了,為了提升用戶可感知價值,這一次小鵬推出了“通勤模式”——試圖在相對固定的上下班線路上,率先讓消費者體驗的盡可能沒有接管的高階輔助駕駛。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這屬于 “降低標準超越自我”的模式,但對于小鵬而言這已經是一個良好的開始——開始注意到需要更加關注客戶可感知的價值與體驗。不過,最近特斯拉FDS即將在上海開始落地的消息,也讓小鵬的領先地位開始有些許松動了。
目前來看,小鵬能否實現絕地反擊的關鍵點就變成了兩點:第一,G6的顏值是否能夠被更多人所接受;第二,供應鏈是否能夠配合生產快速達成交付目標了。
03、理想的純電可行否?
理想目前是市場上底氣最足,且最會營造客戶認知的新勢力品牌,沒有之一。
在蔚來發布Q1財報之后,李想化身創業導師在微博發文稱:15-25%的毛利在產品立項時就需要考慮,如果未能實現普遍原因有:1、銷量遠不及預期;2、零部件成本的市場波動;3、競爭造成大幅降價;4、吃里扒外的采購太多。
與此同時,在不少人的認知里,理想L8和L9都是月銷破萬的產品。的確,在這兩款車上市的頭3-4個月里,都實現了快速月銷破萬的成績。
但是在L7上市后,這兩款車型都進入了自己的穩態銷量區間,也就是6000-7000輛的月銷。
但在市場和不少消費者心中:L7\8\9這三款車型依舊都是月銷破萬的爆款車型,進而認為——理想出的車個個都是爆款。
W01是理想進入純電領域的第一款車型,車長5.3米左右,車寬2米左右,軸距3.3米左右的純電大型MPV,更像是CEO的夢想之車。至少在定位層面有兩個明顯的區別:第一,超越傳統的空間與舒適,包括從第一排到第三排的空間感受(沒辦法,空間和軸距足夠大),甚至可能會選配8座版本(沒辦法孩子多呀);第二,搭載目前最高充電效率的電池組,198串額定電壓732.6伏,容量110KWh左右的動力電池,最高倍率接近5C。
據悉,這一款車定位甚至還要高于L9。結合目前信息判斷,售價應該在50-55萬的水平,將會成為理想未來產品旗艦與標桿(S01略低半檔)。
就目前的純電MPV市場而言,新能源的產品以插混為絕對主流,占比超過75%,純電的產品的月銷不超過5000輛。而售價超過50萬元的新能源MPV也只有極氪009的高配版本。
結合這些數據來看,W01更像是理想向市場傳遞純電產品定位和價值的工具,至于銷量并非第一位的選擇。當然,大家也都期待W01能夠創造純電MPV的銷量新紀錄。
04、環境變了,蔚小理怎么變
2023年開始,隨著國內市場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三、四、五線城市成為了新能源銷量增長的主要市場。而在這樣的市場中,與純電車型相比插混車型具有更加明顯的價格優勢和使用場景優勢,因此在1-5月新能源銷量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到插混的銷量繼續保持80%以上的增長,而純電車型則只有30%左右的增長,可以說市場正式進入“插混當道”的局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增程為主力產品的理想銷量水漲船高,而兩個主打純電品牌的蔚來和小鵬一方面遭遇到特斯拉降價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市場結構性變化的影響(插混增速更快),他們的市場表現要明顯遜色于理想。
雖然三個頭部新勢力們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但是他們之間的差距也開始顯露,而新勢力的江湖也隨著騰勢、極氪、零跑和哪吒的攪局而變得日趨激烈起來。
當然,這一輪蔚小理角力的結果,是一輪產品周期的影響。也許下一個產品周期,形勢又會變化。
所以,如果我們把視野拉遠一點,放到智能電動的終局來看,蔚小理現在的得失都還是前半場的得分,因為電池技術還可能發生顛覆性變化,智能駕駛也還沒有迎來拐點。蔚小理還在一個賽道前半段。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