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下周,美股科技股將接棒銀行股成為財報季的焦點。
外媒最新調查顯示,市場普遍認為,美國科技股年初迄今大漲20%的行情正與現實脫節,未來回歸基本面的趨勢可能會打壓股價。報道稱,分析師預期科技業第一季度利潤將出現自2006年來最大衰減幅度。
摩根大通策略師指出,今年迄今,標普500指數上漲了約7%,但剔除科技股后,漲幅僅為2%,今年來市場漲幅的四分之三來自科技股。分析師指出,FAANG今年迄今的漲幅高達26%,估值較去年10月漲幅顯著。
因此,對后市走向而言,科技股的業績或起到決定性作用。分析師認為受高成本和需求減緩沖擊,美國科技公司上一個財季獲利估計銳減15%。
根據彭博預期,富途資訊整理了大型科技股的業績預測,供投資者參考: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目前摩根大通還不主張做空科技股,但他們認為,科技股漲勢恐難持續。當然,相較于去年的疲軟表現,該團隊還是預計,今年科技股的表現要更好。
而高盛則建議投資者在財報前夕,可以介入蘋果、微軟的看漲期權,認為這兩家科技巨頭的看漲期權定價具有吸引力。高盛認為,蘋果的移動應用支出部分將超出華爾街預期,服務收入將成為推動收益增長的主要力量,并預計2022-27財年增量毛利潤的62%將來自服務。
與此同時,高盛也看好微軟,理由是該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ChatGPT取得突破性成功后,將人工智能軟件整合到Bing等產品中。該公司比將AI進一步擴展到其產品列表中,包括 Microsoft 365、GitHub Copilot、Power Apps、Azure 和 OpenAI Services 等。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