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經歷種種挑戰(zhàn)的2022年,蔚來在2023年3月1日交出了年報答卷。
2022年,蔚來在營收上持續(xù)增長,交付量進一步提升,但由于產品切換、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蔚來在毛利率上持續(xù)承壓。
(資料圖片)
在造車新勢力激烈的角逐中,蔚小理的座次也正在不斷變化。競爭焦灼之下,有人“急稱王”,也有人“廣積糧”。而蔚來無疑屬于后者。
從蔚來管理層對外釋放的信息來看,在外界對虧損擴大的討論下,蔚來的長期戰(zhàn)略并沒有被干擾,依舊在技術研發(fā)、充換電網絡、銷售網絡等核心能力上持續(xù)投入。
這些,或許才是蔚來蓄力2023年觸底反彈、乃至在2025年決賽中勝出的底牌。
底部已現,反彈可期?
近日,造車新勢力蔚小理三家中,理想和蔚來都交出了2022年的答卷。
從財報數據來看,兩家各有喜憂。
理想汽車全年交付量為13.3萬輛,同比增長47.2%,營收同比增長67.7%至452.9億元。
蔚來全年交付量為12.25萬輛,同比增長34.0%;營收492.69億元,同比增長36.3%。營收規(guī)模依舊保持一定優(yōu)勢。
2022年,可謂是造車新勢力再度艱難的一年。雖然已經走出了早年面臨的生死難關,但在疫情沖擊、原材料價格波動、價格戰(zhàn)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各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對于蔚來而言,2022年尤為不輕松。
蔚來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量和營收均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但全年交付量與蔚來此前的預期相比,仍有差距。一方面是疫情的影響所致,2022年第二季度,由于工廠停工,影響了當季的交付量,出現了環(huán)比下滑;另一方面是因為當前蔚來的產品線正處于新舊交替階段。
而更具挑戰(zhàn)的是,2022年蔚來在毛利率和凈利潤方面階段性承壓。財報顯示,由于與現有ES8、ES6及EC6車型相關的存貨撥備、生產設施加速折舊與購買承諾損失,對2022年第四季度的汽車毛利率影響了6.7個百分點。
李斌在財報電話會議中直言,在毛利率方面,今年一季度蔚來仍舊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
種種挑戰(zhàn)之下,蔚來似乎已經迎來業(yè)績的“觸底”,還有望實現“反彈”嗎?
錢都花在了哪里?
按照李斌的思路,花錢要花到正確的地方,該花的錢一分不能少,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要花。
蔚來2022年虧損擴大背后,是在研發(fā)、充換電網絡、銷售和服務網絡等多方面的戰(zhàn)略投入增加所致。
李斌此前曾表示,蔚來每個季度的研發(fā)投入要在30億左右。2022年,蔚來對技術研發(fā)的投入力度也沒有改變。財報顯示,蔚來第四季度研發(fā)投入為39.81億元,同比增長117.7%;2022年整體研發(fā)投入達到108.4億元,同比增長136.0%,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業(yè)界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競爭,正在從上半場的電動化轉向下半場的智能化,而要贏得下半場的競爭,比拼的就是技術實力。
大力投入技術研發(fā),推動了蔚來智能系統(tǒng)的不斷進化。比如2022年12月的三大智能系統(tǒng)固件升級,以及同期NOP+增強領航輔助Beta開啟用戶試用,這些都提升了用戶的智能化體驗。另外,蔚來還有眾多創(chuàng)新項目正在推進之中。這些當前看來高成本的自研,都將為蔚來帶來產品力的提升,最終反哺到銷量之上。
在充換電網絡方面,造車新勢力中的大多數品牌都采用了自建充電設施的模式,而蔚來在此基礎上還加入了換電模式,也是行業(yè)中補能設施最完善的品牌。隨著補能設施數量的提升,加上三代換電站等技術變化帶來的體驗提升,蔚來正在進一步加固護城河,逐步打消用戶購買電動車的續(xù)航焦慮問題,為用戶的體驗帶來了質的變化,最終也會銷量的增長。
李斌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就分享了一個例子。在山東濱州博興縣興福鎮(zhèn),雖然戶籍人口不足5萬,但卻有著500多名蔚來用戶,當地用戶增長的主要原因就是擁有一個換電站。
“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一直是李斌不斷強調的一句話。如今,這句話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成為了蔚來在激烈的用戶爭奪戰(zhàn)中的獨門秘籍。
銷售和服務網絡的建設更是保證產品交付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財報顯示,2022年蔚來的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同比增長53.2%至105.37億元。一是銷售及服務網絡擴展相關費用增加所致,二是為在中國及歐洲推廣汽車而進行的市場及推廣活動增加。
2022年也是蔚來加速出海的一年。根據中汽中心零售數據,蔚來在成交價30萬以上的中國高端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已經排名第一,而下一步,就是在國際化市場進一步攻城略地。
2023年,蓄力反彈?
長期主義,是李斌多次強調的理念。
在他看來,電動車市場分為三個發(fā)展階段,首先是“組隊集訓”,車企開啟電動化轉型;第二階段是“資格賽”,截止到2024年;而真正的第三階段“決賽”,會在2025年到來,任何車企近幾年核心能力的積累,決定了決賽的排位。
因此,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競爭,不應該只看一時的得失,計較的不應該是一城一池,而是全局。
雖然蔚來在2022年經歷了業(yè)績的低谷期,但背后是因為面向未來的長期戰(zhàn)略投入,以構建體系化的競爭力,這些投入也有望在2023年見到一定的成效。
李斌為2023年的蔚來總結了三大增長動力:即將交付5款NT2平臺全新車型;持續(xù)完善的充換電網絡;大力投入研發(fā)形成的智能化體驗。
在產品方面,蔚來當前正處于產品平臺的切換期間,在今年交付5款NT2平臺全新車型后,蔚來有望迎來更強的產品周期。屆時蔚來的產品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主要銷量貢獻車型,包括ET5、ES6、ET5獵裝版,目標是實現月銷量2萬臺;第二類是ET7、ES7、ES8,目標是實現月銷量1萬臺;第三類則是EC7、EC6,可實現1000-2000臺的月銷量。綜合來看,這些產品組合有望支持蔚來月銷量超3萬臺。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類產品組合也將覆蓋BBA 80%主銷車型所在的細分市場,有望爭奪更多高端市場份額。根據中汽中心公布的終端零售數據顯示,在2023年1月份國內高端中型車銷量榜單中,蔚來ET5超越了寶馬3系位居第三。
在充換電網絡方面,在2022年已有的1315座換電站的基礎上,蔚來今年將加快換電網絡的布局速度,由原計劃的新增400座提升至新增1000座。而這些新增換電站中超過一半會重點布局三四線城市與縣城,有望為一二線城市用戶為主的蔚來帶來更多三四線城市的用戶增量。
數據顯示,目前超過50%的蔚來用戶分布在江浙滬地區(qū),蔚來換電站也大多建設在一二線大城市;而向三四線城市布局換電站,則成為蔚來向下沉市場發(fā)展,增加用戶數量的高效方式。
在智能體驗方面,李斌在電話會議中提到,蔚來NOP+近一周的總使用里程為175萬公里,并且在很多第三方的評測里都是第一。隨著技術研發(fā)帶來的更多功能的釋放,未來蔚來的產品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得到增強。
結語:
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舊挑戰(zhàn)與機遇共存,國補消失、價格戰(zhàn)等因素將加速淘汰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yè);而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將進一步提升,機會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經歷2022年的低谷之后,面對市場的動蕩與焦躁,蔚來依舊保持著最初的戰(zhàn)略定力,持續(xù)面向2025年的決賽圈投入核心能力,這些投入都將在未來陸續(xù)開花結果。
李斌給2023年的蔚來設定了同比翻倍的交付量目標,同時如果原材料價格按目前趨勢達到預期的下降速度,預期今年第四季度有望實現NIO品牌盈虧平衡。在三大增長動力之下,“廣積糧”的蔚來,已經全力駛向上行通道。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