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一體化壓鑄,使降本增效優勢明顯
從燃油車的角度來看,汽車的平均油耗和車的重量相關;而新能源車呢?電池重量的增加同樣也影響了續航里程,所以輕量化的需求進入大家視野。
特斯拉的一體化壓鑄,使降本增效優勢明顯
2020年9月22日,馬斯克在特斯拉電池日發布會上提出了一體化壓鑄的概念,表明特斯拉Model Y將采用一體式壓鑄后底板總成,可將下車體總成重量降低30%,制造成本下降40%。之后的事大家也知道,一體化的發布,使得各家整車廠加速布局一體化壓鑄。
(相關資料圖)
2021年12月蔚來發布新車ET5,該車將采用6000T壓鑄設備壓鑄半片式壓鑄后底板;廣東鴻圖于2022.6月,收到小鵬汽車底盤一體化結構件產品的定點,布局后底板一體化壓鑄;所以以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目前都已經為旗下部分30萬以上的純電車或下一代平臺布局一體化壓鑄,一體化壓鑄車型不斷擴充,2023年搭載一體化壓鑄的車型有望快速放量。
一體化壓鑄的上游壁壘較強,中游先行者先發優勢明顯:
一體化壓鑄產業鏈較長,上游:免熱處理鋁合金材料廠商、壓鑄機、壓鑄模具廠商組成;中游:為第三方壓鑄廠和自建產線的整車廠;下游:直接對接主機廠。
上游:免熱處理鋁合金材料廠商、壓鑄機、壓鑄模具廠商
· 上游:免熱處理鋁合金廠商:
因為汽車以前是組裝的,很多東西不太需要用到加熱的功能,但一體化壓鑄后,在加熱的過程中產生的熱脹冷縮很容易帶來零部件變形。因此,免熱處理鋁合金成為一體化壓鑄最佳的材料。目前免熱合金研發及量產主要以海外企業為主,中國目前廣東鴻圖已實現批量供貨。
· 上游:壓鑄機(設備)
一體化壓鑄對壓鑄機的鎖模力、模板尺寸、壓射量、壓射壓力以及速度控制等有更高要求,大噸位壓鑄機設備是實現一體化壓鑄的關鍵。目前全球僅4家壓鑄設備商可提供6000T以上超大型壓鑄機,包括力勁科技(00558.HK)、布勒、伊之密、海天金屬。
2020年,特斯拉采購了由力勁科技(00558.HK)子公司的6000T壓鑄機。從目前壓鑄機的采購情況來看,中國企業龍頭優勢明顯,力勁和伊之密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 中游:
中國汽車壓鑄件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主要有兩類:
A 一類是汽車領域企業的配套企業,從屬于下游行業的集團公司;
B 另一類是獨立的汽車精密壓鑄件生產企業,專門從事汽車精密壓鑄件的生產,與下游客戶建立了較為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目前中國大部分鋁合金汽車壓鑄件企業設備水平較低,價格競爭激烈。只有少數規模較大的壓鑄企業擁有較先進的設備與技術能力,能夠生產對力學性能、精密度及質量要求很高的大型鋁合金汽車壓鑄件。比如說:文燦股份在車身結構件具有先發優勢,愛柯迪在通用中小件實力較強,嶸泰股份轉向器殼體市占率較高。
行業市占率:
從鋁合金壓鑄行業競爭格局來看, 2021年中國CR5公司市占率均僅在2%-4%,頭部地位并不顯著。預計產能規模靠前的企業,未來能將在規?;б嬉约坝臻g方面獲得較大競爭優勢。
短期來看,各壓鑄企業前期持續投入,資本開支較大,良率受材料、模具、壓機設備等因素限制,文燦作為先發企業,不斷積累經驗,迭代工藝,具備較強的先發優勢;中期來看,隨著一體化壓鑄產業鏈中游標的的激增,行業競爭逐步加劇,技術/客戶有望助力壓鑄企業破局;長期來看,一體化壓鑄技術較為成熟,頭部壓鑄企業份額進一步提升,部分自主品牌整車廠有望參與中游生產。
$力勁科技(00558.HK)$:力勁科技深耕壓鑄機設備多年,從1999年開始便成為全球壓鑄機銷量第一,2008年收購了意大利頂級壓鑄機制造商意德拉公司
$伊之密(300415.SZ)$:公司主要產品有注塑機、壓鑄機、橡膠機、高速包裝系統與模具、機器人自動化系統等,目前公司大型壓鑄機進展順利,7000噸大型壓鑄機的調試工作已完成。
$銘利達(301268.SZ)$:公司最早從2017年即開始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壓鑄技術的研發,在國內屬于比較早的開展一體化壓鑄結構件研發生產的廠商之一。最早是應用于北汽極狐汽車上的前后縱梁一體化鋁合金結構件,目前已量產,產量在持續提升中。
編輯/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