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戴康的策略世界作者:李學偉、戴康
事件:23.2.27《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出臺(下面簡稱《規劃》),數字經濟再迎政策端重磅利好。本文聚焦數字經濟“三大預期差→三大產業趨勢→三大投資線索”邏輯鏈解析。
01 為何當下數字經濟需要重點把握?——三大預期差重估:
(1)預期差一:數字經濟發展驅動力將超市場預期——“政策&技術”雙輪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數字經濟為核心導向,場景革命拓寬數字經濟發展空間。
【資料圖】
(2)預期差二:數字經濟政策力度(尤其是地方政策貫徹)將超市場預期。《規劃》三大亮點:
①明確提出將數字中國建設工作情況作為對有關黨政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的參考;
②在頂層設計上明確2025、2035年的戰略目標;
③明確了數字中國建設“2522”的整體布局框架。
(3)預期差三:數字經濟之于國家安全的戰略意義將超市場預期。一是保障國家經濟金融等領域安全;二是強化經濟發展驅動。
02 數字經濟三大產業趨勢判斷——基于上述三大預期差:
(1)趨勢一:流量與算力需求爆發,核心參與方及底層基礎設施率先受益。
①產業趨勢:智能算力需求持續擴張。
②政策層面:數據中心從個體運營到國家統籌,進一步拓展算力增長空間。
(2)趨勢二:地方政策貫徹將會加速產業數字化。
①相較頂層設計,地方政策貫徹更會落地到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相融合,即產業數字化;
②從數字經濟構成看,產業數字化正進入加速軌道,主導地位不斷強化。
(3)趨勢三:全球競逐數字經濟,產業推進方向將更契合國家安全。
①全球現狀:各國競逐數字經濟,中美歐形成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三極格局;
②政策表述看,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與國家安全是發展數字經濟題中之義。
03 數字經濟三大投資主線梳理——基于上述三大產業趨勢:
(1)線索一:數字經濟的鋪路石——通信運營商、光模塊、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等。通信運營商作為數字中國建設全面參與方,與中特估值體系邏輯共振迎來估值重塑契機,并在“估值填坑”行情下率先受益。光模塊、數據中心/超算中心屬于數字經濟底層技術或核心領域,受益于數據流量與算力需求爆發。
(2)線索二:產業數字化的排頭兵——傳媒&互聯網&數字醫療&智能網聯汽車等。數字技術賦能內容生產環節,實現降本增效。
(3)線索三:數字經濟與國產替代共振核心區——工業軟件&信創等。政策定調下國產替代急迫性顯著提升。
風險提示:產業數字化推進不及預期;國產替代進程不及預期等。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