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信證券研究
運營商1月數據迎開門紅,移動&寬帶用戶穩健增長,5G用戶滲透率持續提升,運營商傳統業務改善趨勢延續。新興業務方面,運營商夯實算力基礎,打造“云+5G+AI”綜合優勢。展望全年,國資委“一利五率”考核奠定運營商全年增長節奏,疊加數字經濟政策利好、算力需求爆發,看好運營商利潤及ROE提升。在傳統業務業績改善和估值回升、云計算分部估值的共同推動下,運營商有望持續取得較好表現。
(相關資料圖)
傳統業務:三大運營商首月數據迎開門紅,5G套餐用戶突破11億。
三大運營公布了2023年1月運營數據:
1)移動用戶:2023年1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總用戶數分別達到9.76億戶(當月+50萬)、3.92億戶(當月+113萬);截止2023年1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5G套餐用戶分別達到6.22億戶(當月+847萬)、2.73億戶(當月+503萬)、2.16億戶(當月+307萬),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5G套餐用戶滲透率分別達到63.8%和69.6%。
2)寬帶用戶:截止2023年1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寬帶用戶分別達到2.75億戶(當月+253萬)、1.82億戶(當月+97萬)。此外,中國聯通1月“大聯接”用戶累計達到8.73億戶,其中,物聯網終端連接數累計達3.95億戶。
看好運營商5G及千兆寬帶用戶滲透率穩步提升,運營商移動及寬帶業務有望持續穩健增長。
▍新興業務:夯實算力基礎,打造“云+5G+AI”綜合優勢。
憑借云網融合、安全可信等綜合優勢,運營商的云計算收入快速增長,行業競爭力和地位顯著提升。預期2022年,移動云、天翼云、聯通云的收入將超過500億元、400億元、300億元,接近翻倍增長。算力方面,中國移動持續優化“4+N+31+X”數據中心布局,中國電信在全國形成“2+4+31+X+O”的算力布局,中國聯通完善“5+4+31+X”算力布局,運營商遍布全國的邊緣云節點+數量龐大的IDC機柜,有效為云業務提供良好支撐。AI方面,運營商均已發布多款人工智能平臺,打造多行業AI生態。看好運營商打造“云+5G+AI”綜合優勢,預期2023-2025年,運營商云計算業務仍有望維持近50%的復合增速。
▍考核導向:國資委“一利五率”考核奠定運營商全年增長節奏,看好運營商利潤及ROE提升。
根據央視新聞,2023年2月,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明確,2023年要求中央企業“一利五率”目標為“一增一穩四提升”。“一增”即確保利潤總額增速高于全國GDP增速,力爭取得更好業績;“一穩”即資產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四提升”即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四個指標進一步提升。本次國資委考核指標調整新增ROE和營業現金比率指標,表明監管對于央企的考核導向將從規模優先逐步調整為質量優先。運營商在“一利五率”考核下將更加注重經營質量,看好運營商利潤及ROE提升。
▍估值空間:傳統業務價值回歸,云計算單獨估值將帶來較大的彈性。
我們看好運營商基于“5G+云計算+AI”的綜合競爭優勢,看好運營商傳統業務持續改善趨勢,對運營商進行分部估值。參考AWS 7X-8X PS的估值水平,考慮到運營商云和海外云計算龍頭的技術和盈利能力差距,我們適當對運營商云給予折價。股息率方面,截止2023年2月24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港股股息率分別為8.9%、7.0%、7.7%,A股股息率分別為5.8%、4.3%、3.1%。考慮到運營商商業模式的長期穩定性和盈利的可持續性,從長期來看,運營商的股息率有望向10年國債收益率看齊,而當前虧損的云計算業務則能單獨估值,運營商估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風險因素:
中國5G發展不及預期;中國千兆寬帶滲透率不及預期;國內數字經濟發展不及預期;提速降費影響超預期;競爭格局改善進度不及預期;新興業務發展不及預期;運營商ARPU提升不及預期;運營商共建共享成效不及預期;分紅比例提升不及預期;成本費用控制不及預期;云計算業務發展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
運營商1月數據迎開門紅,移動&寬帶用戶穩健增長,5G用戶滲透率持續提升,運營商傳統業務改善趨勢延續。新興業務方面,運營商夯實算力基礎,打造“云+5G+AI”綜合優勢。展望全年,國資委“一利五率”考核奠定運營商全年增長節奏,疊加數字經濟政策利好、算力需求爆發,看好運營商利潤及ROE提升。在傳統業務業績改善和估值回升、云計算分部估值的共同推動下,運營商有望持續取得較好表現。
編輯/iri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