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在“踔厲謀新-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2023年度投資策略會”上,大摩優悅安和混合基金經理趙偉捷表示,近年來,中國的醫藥產業鏈在全球的分工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包括CRO、CDMO等企業都開始明顯加速發展。展望2023年,他認為,目前中國CXO行業的工程師紅利和成本優勢仍然非常明顯,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漸優化,國內經濟的逐漸復蘇,會帶動創新藥以及CXO板塊迎來新的投資機會。
復盤CXO和創新藥上一輪爆發的原因,趙偉捷表示,近年來,中國的醫藥產業鏈在全球的分工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中國的工程師紅利在進一步釋放,很多高端海外人才不斷回流,中國相關企業的技術發展在不斷躍進。自2018年開始,包括CRO、CDMO等企業都開始明顯加速發展。
從更長期的維度來看,趙偉捷表示,創新藥的背后代表著整個全球頂尖的基礎學科的建設跟應用的落地,在這方面中國目前跟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但隨著國內基礎學科建設的不斷發力,對醫藥科研端的投入不斷加大,頂尖人才不斷回流和增加,在創新藥領域,未來中國企業有很大的作為空間,國產替代的投資機會非常豐富。趙偉捷表示,從走的更快的醫療器械國產替代類別來看,在上游聲光電等領域已經逐漸積累了很多的產業集群優勢,具備更高的性價比。
對于2023年醫藥行業的投資,趙偉捷表示,2023年的資本市場將走出疫情的陰霾,國內經濟的恢復和增長將更加樂觀。從投資來看,2023年醫藥投資,特別是創新藥的投資將會站在新周期的起點,創新藥產業鏈,包括科研試劑等細分領域,有可能會迎來估值跟業績雙擊的機會。
此外,對于近年來關注度越來越高的AI醫療,趙偉捷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AI醫療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的發展,對醫療行業會產生深刻影響。但AI醫療于醫藥行業的應用,在不同的細分領域其進度并不太一樣。在手術、影像診斷等細分領域,AI醫療已率先落地,比如先進的骨科機器人、手術機器人等。
編輯/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