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黨崇鈺投資筆記
(相關資料圖)
在投資界中,有一個「日歷效應」,它的意思是說,在某些特定的日期,股市上漲的概率高,而某些時間段,股市下跌的概率高。
比如,A股市場一直以來具有“日歷效應”,比如有 “春季躁動”、“春節效應”、“五窮六絕七翻身”等說法,這些日歷效應背后所反映出的規律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的投資決策。
當然,日歷效應僅僅是一種概率上的現象,對個股而言,影響漲跌的因素眾多,“日歷效應”可以作為投資的參考,很難成為投資決策的依據。
祝愿每位牛友們都能夠踏準牛市節拍!
港股何時買股票更賺錢?
據國海證券統計,基于2008年至2022年數據,從季度來看,港股Q3上漲概率最小,而Q4上漲概率最大。
通過復盤2008-2022年恒生指數各季度漲跌幅,Q3上漲概率僅為40%,平均下跌3.53%,Q4上漲概率高達73%,平均上漲2.73%。過去15年Q1、Q2上漲概率均為47%,其平均上漲幅度分別為-0.96%、1.73%。
基于2008年至2022年數據,從單月來看,港股4月和10月上漲概率最大,而5月和8月下跌概率最大。
過去15年,4月、10月港股上漲的概率分別高達80%、73%,分別平均上漲3.62%和0.1%。而5月和8月上漲概率僅為33%、20%,平均漲跌幅分別為-1.13%、-2.48%。
從單月來看,港股10月上漲超3%的概率最大,而9月下跌超3%概率最大。
過去15年,10月港股上漲超3%的概率達到53%,而下跌超3%的概率僅為20%。9月港股上漲超3%和下跌超3%的概率分別為27%、47%。
對于股市常見的“春季躁動”的說法,基于2008年至2022年的數據,從單月來看,1-3月港股上漲概率分別為60%,53%,47%,與“春季躁動”的說法并不構成矛盾,但每年實際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港股單季行情觸發因素有哪些?
海外流動性改善、國內經濟修復、資本市場政策性利好為港股出現單季上漲行情最常見的觸發因素。
恒生指數在2008-2022年有9個單季上漲大于等于10%的季度,通過復盤發現單季行情觸發因素主要有三:
(1)海外流動性充裕或流動性改善預期較強,比如2009Q2&Q3,2019Q1的單季行情;
(2)國內經濟基本面或者經濟改善預期強勁,比如2022Q4的單季行情;
(3)政策性利好帶動港股上漲,比如2016Q3的單季行情。
從季度數據總結行業,上漲概率>=60%的行業個數排名依次為Q4>Q1>Q2>Q3, 上漲概率>=70%或上漲概率>=80%的行業個數排名均為Q4>Q1=Q2>Q3,符合“春季躁動”的說法,4季度上漲概率高的行業最多,3季度上漲概率高的行業最少。
細節上,一季度平均漲幅大于5%且上漲概率大于50%的行業按平均收益排序為家電、建材、計算機、醫藥;
二季度平均漲幅大于5%且上漲概率大于50%的行業按平均收益排序為計算機、醫藥、家電、傳媒、食品飲料、紡織服裝、汽車、石油石化;
三季度平均漲幅大于5%且上漲概率大于50%的行業為汽車;
四季度平均漲幅大于5%且上漲概率大于50%的行業按平均收益排序為鋼鐵、家電、國防軍工、電新、計算機、消費者服務、輕工制造、非銀金融、機械、電子、汽車、有色金屬、醫藥、建筑。
新的一年,哪些板塊有望迎來景氣度反轉?
港股估值未來或仍有上漲潛力。自2022年11月初以來,恒生指數漲幅超45%,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排名第一。從估值的角度來看,港股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截至2023/1/9,恒生指數、恒生綜指PETTM分別僅為10倍、11倍,但是過去十年其歷史最高PETTM分別達17.6倍和17.9倍,而恒生科技指數自成立以來其最高PETTM約為71倍,目前其PETTM約為54倍,未來港股估值或仍有一定上漲空間。
從盈利景氣圖來看,2023年地產代理、線下出行及消費、互聯網服務有望景氣反轉。預計2023年景氣度持續性較強的行業有醫療醫美、軟件開發、電力等;2023年景氣度有望反轉的行業主要有地產代理板塊、線下出行及消費(航空服務、賭場及博彩、消閑及文娛設施、旅游及觀光)、互聯網服務(電子商貿及互聯網服務)等。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