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港股早盤時段,騰訊延續反彈態勢,臨近午間時轉為小幅下跌。
自10月25日盤中低點以來,騰訊股價已反彈47%。而股價強勢反攻的背后,自然離不開資金的推波助瀾。
自10月15日起,騰訊進入了業績發布前一個月的靜默期,停止了連續回購,但期間以機構資金為主的南向資金選擇大幅加倉騰訊。數據顯示,騰訊近一個月以來已獲南向資金凈買入逾280億港元。
(相關資料圖)
10月14日至今,騰訊累計漲幅為16%,這意味著近一個月以來抄底騰訊的資金在經歷港股連續反彈之后,有望開始盈利。
國信證券:情緒向好時,騰訊PE將領先于業績修復
今年以來,港股大多都經歷了一輪殺估值過程。騰訊控股估值就曾由2021年2月18日下跌前51.6倍被殺到今年10月底的9.57倍。
國信證券指出,騰訊在基本面仍不明朗,但情緒向好時,PE 將領先于業績修復。
2018Q2-2019Q1,受限于游戲版號停發、老游戲流水下滑等因素,騰訊控股經歷了業績低迷期。但在2018年12月21日,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2018游戲年度產業大會上表示首批部分游戲已經完成審核,正在抓緊核發版號;隨后12月29日正式公布了新一批版號。
受此影響,市場情緒轉為樂觀,截至2019年3月20日,騰訊股價累計上漲19%,Forward PE 累計上漲 18%。
當前騰訊股價對應2023 年PE為16x,顯著低于彼時平均值 27-28x,預計后續 PE 將領先于業績修復。
國信證券認為,基本面才是決定股價中長期表現的核心要素。在排除短期因素的干擾后,國信證券根據公司質地、長期發展前景,采用不同的方法,測算不同公司在2023年的合理目標價。并得出結論,當前互聯網公司距離該機構給出的2023年合理估值,漲幅空間較大,龍頭公司騰訊距離測算的合理估值有翻倍空間。
開源證券近期發布也報告稱,頭部互聯網公司近一年多以來業績和估值持續受行業監管等因素壓制。目前隨著政策面逐漸向好,監管因素對估值的壓制或已被充分消化,未來或進入平穩發展期。
另一方面,港股互聯網行業2022年或迎來利潤增速拐點。2021年下半年開始行業整體受相關政策及宏觀環境影響收入同比增速有所下滑,隨著互聯網公司經過快速擴張取得一定市場份額后,逐漸建立起來各自的競爭壁壘,并控制成本和注重運營優化,進而由虧轉盈,逐漸進入利潤兌現期。與此同時,10月以來南向資金持續的逆勢流入也大大緩解了市場流動性壓力。
今日放榜,機構一致預期業績有望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港股收盤后,騰訊將公布三季度業績。毫無疑問,這將是本周港股市場的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據彭博一致預期,預計騰訊控股三季度營收為1418億元人民幣;調整后凈利潤為303億元人民幣;調整后每股收益為3.12元。
市場對騰訊的關注點,主要在于游戲業務大盤的表現情況,以及視頻號等新興業務能否提供有效的增量。
此前,中金發表報告稱,今年第三季原本處于暑假旺季的整體游戲大盤下行,《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大DAU龍頭游戲流水也同樣面臨壓力。預計今年Q3整體游戲收入同比下降6%至422億元。
招商證券則預期,三季度騰訊網絡廣告業務收入有望達到206.01億元,同比下滑8%,環比二季度則增長10%。微信生態加速商業化,尤其是視頻號的廣告商業化落地有望在長期為公司帶來增量。
中信同樣認為,隨著經濟恢復和疫情有效控制,視頻號、搜一搜商業化加速推進,重磅新游戲上線,以及成本持續優化,業績或有望逐步恢復增長。認為當前股價已進入價值投資區間。
相關閱讀:財報前瞻 | 騰訊Q3利潤率料繼續改善,視頻號有望成「第二增長曲線」
編輯/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