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即將迎來衰退,聯儲11月初會議關注加息指引。
觀點
第一,全球股市普漲,港股恒指大跌。10月全球股市漲多跌少,美聯儲鴿派發聲帶動美股回暖,港股延續9月下跌趨勢。截至28日,發達市場中除恒生指數外普遍上漲,道瓊斯工業指數漲幅居首,10月的月度漲跌幅為14.40%。此外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和標普500指數的月度漲跌幅均超過8%,分別為9.32%、8.86%和8.80%。恒生指數的下跌幅度與上月接近,月度漲跌幅為-13.70%。新興市場漲多跌少,俄羅斯RTS指數、韓國綜合指數、印度SENSEX30指數和巴西IBOVESPA指數10月的月度漲跌幅均在4%以上。滬深300指數和中國臺灣加權指數10月有所下跌,月度漲跌幅分別為-6.93%和-4.74%。
第二,本月港股延續下行,各大行業普跌。港股在2022年10月延續下行,截至28日,恒指月度漲跌幅達-13.70%,各大行業普遍下跌。其中,資訊科技業跌幅居首,月度漲跌幅為-22.09%。此外,必需性消費業、地產建筑業和非必需性消費業的月度下跌幅度均在14%以上。醫療保健業、工業和原材料業本月的下跌幅度有所收窄,月度漲跌幅分別為-1.94%、-7.92%和-3.16%。
【資料圖】
第三,美國經濟即將迎來衰退,聯儲11月初會議關注加息指引。美國第三季度GDP環比季年率增長2.6%,雖然脫離了上半年連續兩個季度的技術性衰退,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三季度強勢的出口、消費,還是弱勢的私人投資,都有在四季度弱化的跡象,美國經濟在第四季度可能會開始加速下行,甚至可能進入實質性衰退。美聯儲方面,11月初加息75bp已成為市場共識,但12月加息50bp還是75bp仍存較大分歧,所以需要密切關注聯儲在11月初會議聲明和鮑威爾講話所釋放的加息指引信號。近期,美聯儲最為關注的PCE通脹指標發布,雖然整體并未超出預期,但呈現上升勢頭。數據顯示:美國9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上行5.1%,低于預期值5.2%,但高于前值4.9%;9月核心PCE物價指數環比上行0.5%,符合預期。上行的PCE增速顯示高通脹暫時還沒有顯著緩和,10月的通脹讀數如何演化也存在較大變數,這也將成為11月最受關注的宏觀指標。
第四,海外衰退大局難變,衰退交易提上日程。全球市場目前正處于從通脹交易切換至衰退交易的過程中,短期特征表現為美債、美股的企穩反彈以及美元指數的小幅回調,但受經濟信號的混亂影響,導致上述過程并不順暢,也顯示出市場仍存疑慮。其實,對于未來一年,美國經濟的衰退前景幾乎是市場的共識,困擾市場的主要還是通脹前景。畢竟在持續超過半年的大幅加息操作后,通脹讀數并未出現顯著回落。展望來看,短期歐洲能源價格大幅下跌對通脹降溫有促進,未來一年通脹也會面臨高基數的影響,所以通脹顯著回落還是可以期待的。在這樣的背景下,衰退交易就需要提上日程了。以美債利率回落、納指觸底回升、貴金屬見底上行為代表的機會可能已經接近布局時點。
第五,港股布局關注中長期,重視高股息率策略。港股市場年初以來表現弱勢,近期表現同樣偏弱,但無論從估值角度看,還是從資產質量角度看,港股市場都具有明顯的中長期配置價值。鑒于短期走勢較弱,左側中長期布局應當更加重視穩健。所以,我們推薦關注港股的高股息率策略。從穩健的高股息率標的入手進行布局,有助于投資者能夠以更好的心態對待短期的波動。
市場數據
重要指標跟蹤
市場表現
市場估值
市場流動性
風險提示
1)新冠疫情進一步加大沖擊,導致全球經濟長期深陷疫情陰霾;2)全球地緣局勢顯著升溫,外部沖擊顯著增強;3)宏觀經濟回落超預期;4)海外資本市場波動加大,給港股市場帶來波及。
編輯/iri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