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最近在一個講南北朝時期戰事頻繁、朝代不斷更迭的視頻中,看到了上邊這句出自《孫子兵法·火攻篇》的話,其中蘊含的可謂是2000多年前的「價值作戰」理念:領兵打仗首先要控制情緒、保持理性,是以深入分析為基礎,確保實力的安全,并獲得適當回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套樸實無華的安國全軍之道,與價值投資理念不謀而合,邏輯嚴謹完整、經久不衰。
深入分析,合于利而動。
古代戰爭的利,在于獲得更多的土地、水、人口等資源,為了獲得或守住這些資源,主帥和將軍們需要分析兵力、地形、天氣、補給等諸多因素,找到適宜的攻守時點和排兵布陣。
股票投資的利,是期望獲得股權升值帶來的收益。而股權升值取決于企業的基本面,即企業現有資產及其產生的未來現金流價值,投資者需要分析行業所處階段、未來趨勢、競爭格局、公司執行力等諸多因素去判斷企業價值,等待合適的價格進行組合配置。
最終,能否獲利取決于未來的發展。古之戰事中,不乏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案例;對投資而言,當前價格的高低、未來基本面的發展是影響回報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世界是高維的、復雜的,這要求我們要留有安全邊際。更重要的是,站在當下對未來進行主觀判斷時,判斷過程和最終結果都可能受到情緒的顯著影響。
保持理性,主不可以怒而興師。
巴菲特專門說過他的接班人需要具備的條件,其中之一就是必須要能控制情緒,獨立思考、心智穩定、以及對人性及組織行為的敏銳洞察力是長期投資成功的必要條件。
因為,市場先生的情緒太過于起伏不定。
過去1年A股、港股、美股等「主戰場」戰況慘烈,其中既受國內基本面影響(中資企業利潤占整體港股的9成)又受美股加息影響的港股表現尤其慘烈,破凈個股達到1600+家,占全部港股60%+。
這與21年初以茅指數為代表的大盤成長風格估值歷史新高、基金大量發行、投資者跑步入場的市場極度樂觀情緒形成鮮明對比,情緒鐘擺從極度樂觀擺向了極度悲觀。
對于投資人而言,要避免被市場情緒裹挾,在市場極度樂觀時要注意潛在回報明顯不足的風險,在市場極度悲觀的時候積極主動地挖掘和把握機會。
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
經濟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市場階段性的擔憂也頗為合理,但是我們要對未來保持樂觀?,F代文明在過去數百年的科技和資本加持下持續發展,突破了馬爾薩斯人口陷阱,未來也將持續增長。
不同行業會進入不同的發展周期,無論是一些傳統行業的龍頭公司還是新興行業中跑出來的優秀公司,都會不斷提高自己創造價值的能力,并持續給投資人帶來回報。
而投資情緒極度悲觀的當下,正是研究和布局的最佳時機。
愁云終會散去,情緒可以扭轉。
編輯/Vi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