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計劃2025年在電動車制造領域份額達到5%,最終實現代工近50%的目標。
10月18日周二,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發布了他們最新研發的兩款電動汽車,Model B跨界SUV和Model V皮卡電動車。
(資料圖片)
富士康同時透露,計劃2025年在電動車制造領域份額達到5%,最終實現代工近50%的目標。
在發布會上,富士康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揚偉強調富士康造車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而是吸引汽車大廠的合作,給“大廠”代工,他說:
富士康造車不是與汽車制造商或電動汽車品牌競爭,而是幫他們生產汽車,希望有朝一日特斯拉能成為富士康的客戶。
至今野心勃勃的富士康已經推出了5款車型,試圖借助供應鏈優勢,通過快速復制“iPhone的代工廠”這條路,來進軍電動汽車產業,從市場中分一杯羹。
富士康于2021年推出的Model C款的SUV,已經成為臺灣汽車制造商裕隆集團的Luxgen n7品牌的量產車原型。
“希望有一天為特斯拉制造汽車 ”
一個$蘋果(AAPL.US)$似乎已經不能讓富士康“吃飽”,隨著蘋果新款手機的銷售境況不及預期,這無疑也會波及這個代工企業,加快他們布局汽車制造的腳步。
10月18日發布會當天,也是富士康創辦人郭臺銘的生日,72歲的郭臺銘罕見現身,發布會正式開始后,郭臺銘更是親自駕駛Model B新車款進入現場。他笑說:
現在就想把電動汽車開回家。
郭臺銘強調,這是半導體產業外,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產業。他說:
通過布局電動汽車,鴻海可以從‘制造的鴻海’,轉型為‘科技的鴻海’。
關于富士康在未來的對于汽車產業的規劃,富士康CEO劉揚偉表示:
鴻海的目標不變,希望能夠實現與 ICT 行業相同的40-45%的市占率,但要一步一步來,首先計劃在2025年的電動車市占率要達到5%。 ”
劉揚偉強調,利用他們在 ICT 制造領域積累的48 年的經驗,富士康可以將電動汽車設計時間縮短一半,并將開發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他說:
“ 富士康最大的優勢就在于供應鏈。我們遍布全球 24 個國家,這無疑成為我們進軍電動汽車行業需求的巨大優勢。 ”
他表示,Model C的預售已經開始,訂單在32小時內突破15000量,將于明年下半年陸續開啟交付。
在被問及富士康的電動車產量何時會超過$特斯拉(TSLA.US)$時他回應,富士康堅持設計和制造服務,并表示希望有一天特斯拉能成為他們的客戶。
市場似乎對富士康的電動車夢想并不買單。Model B在本月10號發布概念視頻,但下一交易日美股鴻海精密股價不僅沒漲,反而跌近3%,至6.49美元。昨天,也就是發布會當天,富士康收盤下跌 2.29%,至6.37美元。
富士康的造車路
從2019 年開始,富士康就著手發展電動汽車業務。
一年后,富士康便與供應商組成了MIH 的行業聯盟,并聯合開發了技術平臺,用于為品牌客戶設計和制造汽車。
富士康表示:“這個平臺將成為一個"生態系統",從固態電池到數據管理工具,讓開發人員和制造商共享重要的軟件和硬件設計,可以幫助他們縮短推出新車所需的時間并減少資金。 ”
至今為止,已有5款基于MIH平臺的車型發布,其中包括在最新的鴻海科技日上亮相的Model B和電動皮卡Model V。
此外,在2020年,鴻海集團還宣布與臺灣裕隆成立合資公司鴻華先進,富士康占股51%。去年首次發布的三款車型Model E、Model T以及Model C,便是由該公司打造。
在新公司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富士康就出手2.3億美元收購了位于美國俄亥俄州的電動汽車創業公司,Lordstown Motors,成為了自己第一家汽車組裝工廠。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