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股表現較差,堪稱近10年最難的一年,但有一些公司依然鶴立雞群。在悲觀的環境和不確定性下維持較為樂觀的預期。
(相關資料圖)
例如美股的一家主要服務金融機構的SaaS公司$杰克亨利(JKHY.US)$,就仍然取得了10%以上的漲幅,而有意思的是,這個公司的股價自2009年以來每年都是上漲的,沒有一年下跌,盡管公司的絕對漲幅與那些超級成長股相比是有差距的,10年漲幅大概7倍,但勝在穩健,堪稱加強版的無風險收益股票。
而今年在悲觀的環境下,公司仍能走得如此穩健,背后的邏輯到底是什么呢?
服務于小金融機構的fintech集成商
杰克亨利創立于密蘇里州莫內特小鎮。在 1970 年代初期,Jack Henry 和 Jerry Hall——兩個致力于為社區服務的人——有了一個愿景。他們相信他們可以幫助金融機構使用更現代的技術和服務更好地滿足人們和企業的需求。通過減少財務健康障礙的技術和服務加強人們與其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目的是讓人們和社區獲得財務自由以向前發展。
當時的銀行業還未大規模進入互聯網時代,其核心業務就是幫助銀行提供處理賬單及優化流程的服務,更多的定位是一家咨詢公司。
隨后一直伴隨著美國的金融行業進入互聯網時代,進入新世紀以來,公司的主要業務又發生了變化,目前主要是提供基于云的賬單數據分析服務,交易流程自動化及推動銀行電子錢包業務融合的發展。
公司的主要客戶是銀行與信用社,還有部分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從客戶結構上看,公司基本上服務于中小型的銀行與信用社,最大的客戶資產大概為500億美元。
從這里面很容易理解,各國的銀行業都很相似,除了幾家超級大行以外,各個省/州,又有大量的本土大銀行,而細分的市/縣,乃至到社區,都有更細分的小銀行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例如中國本土,就有大量的鄉鎮銀行和信用社。
這些銀行利用規模小,靈活辦事的優勢,可以覆蓋到大行不愿意去做的高風險業務,例如給普通工商企業放小額貸款,這些小銀行也有一些很不錯的利差空間,可以維持經營收益。
在數字化的大潮下,它們不可能像大銀行一樣組建一個金融科技部門,這是不劃算的,于是這眾多小型銀行,就需要一個提供集成的數字化科技方案的服務商,而杰克亨利等公司就切中了這個需求。
目前銀行的業務流程依然很繁瑣,無論在哪個國家都一樣,所以對于銀行業而言,推進各個流程的數據化依然是一個強勁的需求。
面對這些需求,杰克亨利提供了大量的集成解決方案,在近50年的積累,基本上開發了近800個不同場景下使用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從存款到借貸到交易結算到賬單處理及分析。全面的解決方案成為了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
盡管客戶的數目不多,杰克亨利客戶數大概只有8400家,但由于即便是小型銀行,其資產規模都不小,因此其在這些數字化業務的支付能力很高,基本上每個客戶年收入達到20萬左右,但換算過來,20萬的數字化業務開支,這也基本約等于多請3個員工,這也使得這個生意未來的收費提升空間上是很好的預期的。
不同于其他的行業,銀行業是一個古老而無聊的行業,其核心業務就是借與貸,數據眾多,對于新技術的接受程度低,因此盡管互聯網普及已經很多年了,但有很多業務還是以古老的模式進行。而在數字化的接受度,數字化流程的滲透率上,銀行業也還有很多耕耘的空間。
客戶的接受度,這也導致作為一家SaaS服務商,杰克亨利的增長曲線遠比其他的SaaS公司慢,無論是salesforce還是servicenow還是shopify,面對的都是快速變革的行業,而行業內的參與者都在以快速的方式變化工作方式,這也導致它們的SaaS產品滲透快速進行。所以它們的營收增長和股價增長也都非常恐怖。
慢也有慢的好處,一個合作服務合同往往一簽就是5-10年,而數據遷移和服務完成需要多年時間,這也導致業績的釋放緩慢而持續。杰克亨利的收入增速是不太快,但每年都在增長。
對于保守至上的銀行業來說,選擇合作伙伴也要考慮數據安全問題,因此合作得越久的公司越容易繼續合作,而選擇合作一家新的數據服務商需要很大的轉換成本。事實上,這些金融科技服務商的技術層面并不算有什么獨特性,至少很多SaaS公司模仿起來很簡單,但問題在于,信任度和客戶關系。
這也使得,在行業內只要技術不落后太多,其市場份額就很難丟失,而新進入行業的公司獲取客戶的難度也很大。這都是杰克亨利的護城河,我們因此也看到,公司擁有99%的客戶保留率。
而這也是行業的共性,目前杰克亨利的競爭者還有fiserv(FISV.N)和FIS(FIS.N),它們的成長與股價表現都與杰克亨利相似,但后兩者在業務上遠比杰克亨利復雜得多,包括數字錢包平臺等,所以它們已經是綜合的一體化金融科技公司,所以過去的故事,估值提升幅度都要比杰克亨利更大,但因為其業務特性,在今年的大環境下,其股價表現也未免要向paypal和block等看齊。
目前整個行業的市占率方面長期變化不多,基本就是這幾家公司,因為數字錢包等業務更多面向的是終端消費者,因此與原先的金融機構服務等不存在太大的協同,而金融機構數字服務,則處于大家攜手并進推升行業數字化滲透率的階段,競爭烈度并不算高,這也使得大家可以一起賺錢,一起成長。
至此,在長期增長空間仍存的狀態下,加上杰克亨利業務專注,沒有那么多終端的與宏觀經濟高相關的業務,所以大家今年對公司不算悲觀。
在最近的業績會議上,公司也提供了一些新財年的預期,至2023年6月的新財年,基于業務的確定性,公司有信心能繼續實現8%的營收增長,而利潤的增長也能維持在相似的范圍內,這也使得公司的股價實現歷史新高,直至近期美股下行才跟隨回撤。
公司真正的風險,在于小型銀行的集中度提升,大到可以自建金融科技部門,但考慮到金融行業的低門檻,而且需求的多樣性,大銀行賺錢的簡易度,很多小的貸款需求還是無法滿足的,因此長期來看,金融機構數目還是保持眾多,包括現在的各類APP,電商都有自己提供賒購,貸款服務等功能,即使進入數字化,無現金的時代,仍有更多的互聯網公司代替其以前的社區,鄉鎮小銀行,信用社的功能,因此,大的風險暫時還沒有出現,除非后面出現大規模的小銀行暴雷破產,但目前的經濟狀態還沒有那么差。
另外,從資產結構出發,公司也比美股很多公司穩健,130億的市值,賬上只有1億美元的長期有息負債,盡管每年都在回購,但也只是動用每年的部分利潤。所以在加息大潮下,公司是沒有任何債務風險的。
公司的股價表現因此也很好理解了,關鍵在于行業變化慢,緩慢釋放的業績,多年的合同具有確定性,而最新的財年,公司并沒有因為衰退前景而給出下調業績預期,繼續給了穩健的指引,加上公司業務比較單一,沒有當下熱門數字錢包等業務,所以今年的同行大跌也就沒有影響到它。
不過從估值角度出發,即使考慮到明年,公司PE估值也還有35倍,相比目前最高的無風險利率4%,這個估值再大漲,也不現實。
美股投資者對于高確定性的公司,是緊抓不放手的態度,而這逐漸演變成了另類抱團,這也使得這種抗跌的公司也很難有大的向上空間。
結語
從以上公司的例子看出,作為一家企業服務公司,面對低數字化,難以滲透的,分散的市場,長期耕耘下去,往往就有取得穩定長期收益的機會。就像目前中國的銀行業,顯然很多小型機構也有這樣集成服務商的需求。
不單是銀行,很多傳統的格局分散的行業,都應該有這樣的集成服務者出現,并不是這些行業做不了數字化,或者說數字化空間低,而是這樣的行業天生接受技術速度就低,所以滲透率的提升緩慢。
正如杰克亨利的故事所說明的,慢有慢的好處,核心的競爭力是合作關系而不是技術,有更高的長期確定性,當然,比歷史漲幅肯定是比不過CRM,比不過NOW,它們動不動就來個某年翻倍,但也能一年腰斬,每年慢慢釋放,這也正是部分投資者所喜歡的。
過去很多公司在融資簡單,預算充足,經濟加杠桿很容易賺錢時,都喜歡大包大攬,自建各種部門,但當經濟下行不得不面對現實時,選擇這種提升效率的集成商降低成本便成了趨勢,所以,展望未來,深耕各類行業的新型服務集成商正是萌芽成長的時段,投資者應該對這些業態保持更多的關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