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中國市場。
(資料圖片)
電動化浪潮洶涌而來,讓有著百年燃油車歷史的福特汽車,也不得不嚴陣以待了。
9月26日,福特宣布將會通過獨立公司福特電馬赫科技(以下簡稱“電馬赫”)來運作其在中國的電動車業務,加速電氣化戰略。此前,福特在中國只是設立了電動車事業部。
電馬赫是首個由外資汽車品牌成立的專注于智能電動汽車研發和運營的獨立實體,表明福特要在中國加速發展電動車業務的決心。
在福特的電動化戰略上,電馬赫是其在中國的重要一子。它是福特Ford Model e業務單元在中國的戰略延伸,將會是福特在中國電動化研發的核心,并構建以電氣化中心、數字化體驗中心、高級別駕駛輔助中心為基礎的綜合研發體系。
在營銷模式上,電馬赫將在中國采用獨立的直銷網絡,這是又一家傳統車企顛覆傳統的經銷模式,向新勢力們取經,意圖通過城市展廳等,擴大自家產品在消費者心中認知度。
這是福特的背水一戰,成立獨立公司負責中國市場的電動車業務,福特試圖扭轉眼下在中國新能源戰場上的不利之勢。
一直以來,福特都希望能夠在電動化浪潮里,延續它過往的榮光。用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CEO吉姆·法利的話來說,是“既想打敗老對手,也要打敗新勢力”,并在命名電動化品牌時,拿出了它引以為傲的燃油車產品——Mustang(野馬)。
但這幾年里,頭頂野馬光環的Mustang Mach-E(福特電馬)在中國的表現雷聲大、雨點小,乏善可陳。
從去年12月開始,Mustang Mach-E在華開始交付。根據福特中國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Mustang Mach-E 交付了3576輛,其中二季度交付1918輛,環比一季度增長15.7%,月度交付量不到600輛,與同期的“蔚小理”、哪吒相比,尚不到這些新勢力的零頭。
反觀在美國市場,自2020年底上市以來,Mustang Mach-E一直是特斯拉的勁敵。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在美國純電動車銷售榜單上Mustang Mach-E銷量排在第三,僅次于Model 3、Model Y。并且多家機構預計,福特在美國電動車市場占有率接下來還會進一步提升。
可以說,在美國本土,面對特斯拉的大行其道,福特并沒有落下風,依舊在高速發展。然而在中國市場,福特卻一直是表現平平。福特顯然在中國“水土不服”,也無法將在美國市場的成功經驗,照搬到中國市場。
此前福特曾計劃與眾泰汽車合作,成立繼長安福特、江鈴福特之后,福特在華的第三個合資公司,但最后這場合作卻悄然收場。
隨后福特在2020年成立了電動車事業部,但運營方面經歷了多位負責人的更替。如今在美籍高層柯福明的帶領下,福特的電動汽車事業也尚未找到自己的路。
自有銷售網絡鋪排進度過慢,在擺脫長安福特的問題上懸而不決,在更加看重智能化的中國市場沒有足夠的投入等等。擺在福特面前的已然不再僅僅是供應鏈的問題,而是在新能源汽車對傳統造車產業鏈重塑后,如何適應轉變,跟上時代的步伐。
這對幾乎所有的傳統車企來說都是個難題,但并非無解。與福特幾乎是同一時間在華開啟電動化的大眾,在6月ID .系列新能源汽車銷售已超過1.7萬輛。原大眾中國CEO馮思翰稱,下半年每個月ID .系列車型會保持在1.5萬輛-2萬輛的交付水平。
可以預見,在賦權電馬赫之后,福特這家在109年前創造出汽車制造的流水線生產、奠定現代工業生產體系的老牌車企,也要通過獨立電動車業務的大膽舉措,為在華電動化進程賦予更多的主動權、決定權。
眼下福特也有機會。如今新能源市場里的洗牌才進入第二局,供應鏈難題、產品競爭等紛紛擺在傳統車企、新勢力們的面前。喊出“福特中國的電動化戰略就是ALL IN”,計劃在2030年前全球一半銷量是電動汽車的福特,也大有可能突圍。
編輯/iri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