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析一覽】
1、高盛:美聯儲處于一個棘手的位置 中短期內轉鴿的概率甚至為0
2、安聯El-Erian:美國經濟依舊強勁 美聯儲不會放緩加息步伐
(資料圖片)
3、高盛:今年年底油價將站上130美元關口
4、黃金多頭Peter Schiff:比特幣將跌破1萬美元大關
5、美銀:美股目前還沒到底部
高盛:美聯儲處于一個棘手的位置 中短期內轉鴿的概率甚至為0
兩天前,美國的7月CPI與核心CPI紛紛回落,而高盛分析師Rich Privorotsky卻在研報中表示:美聯儲正處于一個棘手的境地。
Privorotsky認為,最新的CPI數據降低了通脹失控出現右尾風險的可能,卻增加了出現左尾風險的可能。右尾風險指的是中期通脹持續過度,左尾風險則是遏制通脹的努力最終將導致經濟衰退。
他表示,盡管通脹已經沒有繼續加速,但仍然處于高水平,且住房和服務部分的通脹仍在以令人不安的速度增長。美聯儲需要確保金融條件指數(FCI)不會顯著放松,否則他們可能會實施寬松政策。
Privorotsky 表示,更多的通脹上行風險會對美聯儲更鷹派的態度和金融狀況的收緊產生負面影響。而CPI意外下行,降低了宏觀經濟出現右尾風險的可能性,即對經濟、美聯儲和市場來說是一個軟著陸的「金發姑娘(Goldilocks)」結局,而不是之前衰退的基本情況。
但他指出,隨著服務和住房成本保持在高位,以及CPI中值和修正后的平均CPI分別為6.3%和7.0%,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產生的壓力和工資-價格螺旋上升的風險,將使通脹在中期內下降到2%變得不切實際。因此,在近期甚至中期,美聯儲轉向鴿派立場的可能性肯定很小,甚至根本不可能。
Privorotsky認為,現在最應該擔心的可能是2023年第一季度,到那時候,通脹不是隨著時間推移平穩下降,而是一種「結構性」通脹,這將使通脹停滯在4%-5%的范圍內,無法重新回到2%的目標水平。此外,能源和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短缺使這些通脹仍然保持穩固。
Privorotsky對此總結道,這應該會使美聯儲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并讓他們傾向于在此期間更長時間地進行緊縮。目前,市場中的許多人已經假定美聯儲緊縮周期將在2023年第一季度結束,但風險是,這可能會被市場「錯誤地」認為這是一個美聯儲過早轉向鴿派立場的信號。美聯儲實際上可能需要再次開始收緊金融環境,并在遠期政策的不確定性中冒險進行最后一次「避險」。
安聯El-Erian:美國經濟依舊強勁 美聯儲不會放緩加息步伐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El-Erian周四表示,雖然最新的CPI數據反映了美聯儲在對抗通脹方面取得的進展,但該數據可能不會顯著減緩美聯儲的加息速度。他說:
「現在還不是慶祝的時候。我認為美聯儲會對最新的數據感到安慰,但這些數據后續不會出現顯著的下滑。」
El-Erian認為,結合通脹數據與上周的就業數據來看,美國經濟依舊強勁,這為美聯儲繼續其鷹派政策開了綠燈。對于近期美股的上漲,El-Erian認為,近期反彈的第一階段是由技術面和相對估值推動的。因此,這些收益可能會打折扣。
與此同時,他也承認,最新的CPI數據也使風險情緒有所回暖,并指出「基本面不那么令人擔憂」。因此,他認為美股短期內可能還有上漲空間。
盡管如此,El-Erian估計衰退風險仍將對市場產生負面影響,「重大阻力即將來臨」。他指出核心通脹率仍然很高,以及統計數據表明價格上漲仍然是廣泛的。「在任何意義上,與通脹的斗爭還沒有結束」。
高盛:今年年底油價將站上130美元關口
近日,有「大宗商品旗手」之稱的高盛指出,鑒于眼下,全球石油需求仍火爆、供應仍低迷、庫存仍在急劇下降,且市場并未對油價進一步高企做好準備,預計油價將在今年年底攀升至130美元/桶。
高盛指出,石油進口國之所以會在價格暴漲之際瘋狂向市場釋放庫存,是因為他們相信,一旦石油市場供應過剩,油價就會全面走軟,他們就能以低廉的價格補充庫存。然而,如果石油進口國對市場供應過剩的樂觀預期并未成為現實,那么如此「去庫存」料將加劇石油短缺,并在今秋大幅推高油價。屆時,為了平衡大宗商品市場,各國央行也將被迫延長本輪緊縮周期。
時下的市場定價似乎是:在接下來的幾次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美聯儲將「小火慢燉」,依靠小幅加息來打壓通脹;而美國經濟也會繼續保持增長(即「軟著陸」),使得企業盈利在今年的剩余時間里得到良好支撐。
但高盛稱,市場定價與現實嚴重不符:FCI(高盛美國金融狀況指數,包括借貸成本、匯率、股市變動)很難走軟、美聯儲很難從鷹派巔峰轉向鴿派極端、市場通脹預期很難下降、原油庫存更是很難大增。
本周,美國汽油零售均價自3月以來首次跌破每加侖4美元,從而減緩了通脹。然而,周四高盛能源研究主管Damien Courvalin表示,到今年年底汽油均價可能重新升至每加侖5美元。Courvalin表示:
「我們認為,這是為了解決市場赤字需要達到的水平。」
Courvalin指出,在短期內,由于缺乏緩沖庫存,隨著煉油廠進入維護期,汽油和柴油價格預計會上漲。根據最新的EIA數據,美國的車用汽油總庫存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低6%,而餾分燃料則比五年平均水平低24%。
黃金多頭Peter Schiff:比特幣將跌破1萬美元大關
金十數據8月12日訊,在最近接受Kitco的采訪中,黃金多頭Peter Schiff預測,由于被迫拋售,比特幣的價格仍可能跌破1萬美元。他確信,比特幣在去年11月達到的6.9萬美元就是峰值。「我不認為它會再創新高,」Schiff預測道。
談到比特幣最近的反彈,這位投資者聲稱,這只是一個傻瓜的反彈。比特幣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目前其在主要現貨交易所的交易價格略低于24000美元。Schiff稱,加密貨幣供應會繼續增長。他認為,比特幣和其他2萬種代幣之間沒有什么區別。
Schiff自2011年以來一直看空比特幣。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其價格預測失敗的次數矚目,一些交易者現在將Schiff視為反向指標。早在2019 年8月,他就預測比特幣的價格永遠不會達到5萬美元。十多年來,Schiff一直在預測比特幣的消亡。
美銀:美股目前還沒到底部
由于周三的美國7月CPI數據顯示通脹回落跡象,近日美股強勢反彈至近三個月高位,納斯達克指數更是從前期的低點大幅反彈了20%,進入「技術性牛市」。
然而,美銀卻警告稱,美股目前還沒有出現底部。
美銀表示,美股的最大持股者是家庭,而不是對沖基金或其他公司。目前,美銀并未發現美國家庭拋售離場的現象,這意味這美股尚未觸底。
根據美銀的數據統計,美國家庭通過股票、零售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總共持有約38萬億美元的股票資產。其中,有5.9萬億美元是在過去兩年中增加的。
在如今的股市中,美國家庭擁有超過50%的股權。美銀表示:
「縱觀自2000年以來的三次大暴跌,股市都是在家庭出現了大規模拋售后的幾個季度內才觸底的。
美銀的研究投資團隊表示,7月投資者的普遍看法是:
「大家都已經看空了,不妨買進。」
但美銀補充道,投資者仍然青睞現金、信貸和股票,至少要等到家庭決定拋售的時候才是美股的底部,也是買入的好時機。
編輯/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