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央行轉鷹,結束大規模資產購買并提高利率,歐洲央行作為「落后生」,追趕恐怕有心無力?
今年以來,全球各國央行紛紛轉向鷹派政策,勢將接近結束負利率時代,全球的負收益率債券數量已減少了11萬億美元。
隨著各國央行在與通脹飆升的斗爭中結束大規模資產購買并提高利率,今年債券價格暴跌,并將許多大型經濟體的債券收益率推至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據彭博全球綜合債券指數顯示,目前全球負收益率債券規模已大幅下跌至2.7萬億美元,是自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去年12月中旬為逾14萬億美元。對許多大型投資者來說,完全消除負收益率將標志著常態的回歸。
安聯全球投資公司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Mike Riddell說:
各國央行試圖趕在通脹沖擊之前行動,但為時已晚,因此債券市場硬生生消化了利率大幅上升的變化。
負收益率曾被認為是難以想象的,當時被視為新奇事物,后來卻成為全球市場的一個既定特征。負收益率意味著債券價格高而利息支付低,如果投資者持有債券直至到期,他們還需要向債務人支付利息。它反映了一種信念,即中央銀行會將把利率維持在最低水平。近年來,這種信念在日本和歐元區的大量債務中根深蒂固。
不過,近幾個月來,這種評估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在歐元區。歐洲央行上周四重申了今年結束其債券購買計劃的計劃,交易員押注利率將自2014年12月以來首次上升至零。
Riddle表示,對債券投資者來說,超低或負收益率的終結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人們因持有的債券價格暴跌而蒙受損失。但另一方面,正的無風險利率意味著未來回報率可以會更好。
他補充稱,對于需要持有大量政府債券等安全資產的養老基金等投資者來說,這將是「好消息」。它們也需要賺取足夠的回報,以滿足未來的支付。
富達國際宏觀全球主管Salman Ahmed表示,負收益債券存量的減少也反映了高通脹水平,這促使投資者要求對不斷上漲的價格進行更大的補償。他說:
是的,名義收益率正在上升,但長期投資者應該關心實際回報。重要的是經通脹后的收益率,現在的通貨膨脹率非常高。
近期歐元區一直是負利率債券交易減少的主要推動力。去年12月,歐元區持有超過7萬億美元的此類債券,包括所有德國政府債券。這個數字當前已經下降到只有4000億美元。不過,迄今為止,日本央行一直拒絕同其他國家一樣收緊貨幣政策,目前日本發行的負收益率債券占全球負收益率債券的80%以上。
但是,除非歐洲央行兌現已經被市場消化的利率上升,否則歐元區的負收益率債券可能會再次成倍增加。Ahmed說,鑒于俄烏沖突和由此導致的能源價格上漲對該地區的復蘇構成威脅,歐洲央行將難以大幅加息。Ahmed補充:
我認為歐洲央行錯過了政策正?;拇翱?,因為來自烏克蘭的增長沖擊將對歐洲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在我們看來,歐元區利率今年不會回到零,這意味著負收益債券不會消失。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