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港股生物醫藥股漲勢強勁,截至周四,龍頭股藥明生物累漲超30%。
3月22日,藥明生物發布2021年年報。公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102.9億元,同比增長83.3%;歸母凈利潤33.9億元,同比增長100.6%。近期,根據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貝萊德、摩根大通等機構于上周分別增持藥明生物股票,美國知名長線投資機構資本集團亦披露加倉該股。昨日,北水逆勢加倉藥明生物近8億港元,位居當日北水增持榜榜首。
藥明生物是全球領先的生物制劑供貨商,主要從事生物制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業務。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臨床活性藥物成分、無菌液體制劑、冷凍干燥制劑以及注射用藥物小分子抗生素等。公司業績披露后,多家機構更新對其評級及目標價,其中,高盛、瑞信、野村等紛紛表示看好該股后市走勢。
高盛:重申藥明生物「買入」評級,目標價110.7港元
高盛發布研究報告稱,重申藥明生物「買入」評級,主要鑒于運營的持續強勁及積壓訂單增長進一步鞏固基本面;另微調2022-23年盈利預測后,目標價由112.2港元降至110.7港元。高盛表示公司管理層一直在積極與美國商務部洽商,預計將成為今年股價的關鍵催化劑。報告中稱,公司去年銷售額同比增83.3%,較該行預測高出3.3%,純利增長100%,略勝于該行預期。撇除一次性收益,核心盈利同比增長92.6%,毛利率提升至46.9%,主要受惠于疫情相關合約推高產能利用率。
該行提到,去年的強勁增長主要來自北美及歐洲客戶,中國市場則放緩。雖然投資者對資金投入及市場需求感到擔憂,但高盛認為,藥明積壓訂單增長強勁,整體及三年積壓訂單分別同比增長20.1%及98.2%。
瑞信:維持藥明生物「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110港元
瑞信發表研究報告指,藥明生物去年下半年收入及經調整凈利潤按年增長60%及55%,收入高于該行預期4%,盈利水平則略遜預期。由于人手增加及去年新廠房啟用后利用率較低,令下半年毛利率按年下跌5個百分點至43%。該行指,商業化及臨床后期項目將繼續推動高增長,未來3年內可能有逾20個項目商業化,此外新冠疫苗和及mAb仍將是商業化收入的重要來源。今年公司在石家莊及愛爾蘭新建10萬升產能,資本支出將達到55億元人民幣。
瑞信維持藥明生物「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由120港元降至110港元,估計今年收入將按年增長約43%,今明兩年每股盈利預測上調0.3%及5%,預期毛利率將下降。談及美國當局將藥明附屬列入「未核實清單」(UVL),該行表示,公司正在積極處理問題,相信可能會在3至6個月內解決,預計可在第四季之前被移出名單之外。
美銀證券:上調藥明生物至「中性」評級,目標價70港元
美銀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將藥明生物評級由「跑輸大市」升至「中性」,考慮到其強大的執行能力及更多生物項目管線處后期階段,上調2022-24年度收入預測5%/3%/8%,毛利率未來數年預將持續改善,另經調整每股盈測升4%/4%/21%,目標價由58.2港元升至70港元。報告中稱,公司去年收入同比升83.8%至102.9億元人民幣,略高于該行預期,經調整盈利同比升92.6%至33.16億元人民幣,同樣勝于該行預期。報告補充,藥明生物管理層透露與美國、歐盟、日本和中國客戶簽訂了11個新的綜合項目,表明其業務或客戶沒有受到UVL的影響。
野村:維持藥明生物「買入」評級,目標價100.87港元
野村發表研報表示,將藥明生物2022和2023的銷售額和盈利預測分別下調3%和5%,與3%和4%,主要是因為中國內地客戶的銷售額可能會下降。該行將其目標價103.28港元下調至100.87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藥明生物管理層表示,只有8個項目受到美國美國未經核實清單(UVL)的影響,但重申影響是可控的,由于與客戶的及時溝通,集團已獲得11個項目。美國商務部已同意在北京辦事處安排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檢查,時間待定。
興業證券:維持藥明生物「買入」評級,目標價155.46港元
興業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藥明生物「買入」評級,目標價調整至155.46港元,對應2022-24年為104.65/77.45/56.87倍PE。另考慮到2021年項目推進順利、業績高速增長,預測2022-24年收入為155.29/210.41/288.55億元,同比增長50.9%/35.5%/37.1%,預測2022-24年歸母凈利為50.51/68.25/92.95億元,同比增49.1%/35.1%/36.2%。
興業證券表示,公司有效貫徹「贏得分子」戰略,將18個項目從全球其他CDMO公司轉移至公司。同時公司繼續推進「跟隨分子」戰略,臨床各期項目數量均保持快速增長,商業化項目新增數量達到7個,公司2021年后期(第III期)臨床服務及商業化生產收入呈現爆發式增長,在總收入的占比達到47.9%,相較2020年22.3%的占比有明顯提升,體現了公司整體戰略取得的明顯成效,在CMO元年取得優秀表現。隨著該戰略的持續推進,公司后期及商業化項目對收入增長的貢獻將持續提升。
中泰證券:維持藥明生物「買入」評級,看好其行業高景氣及公司稀缺屬性
中泰證券發研報指,維持藥明生物「買入」評級,考慮到在手訂單飽滿,后端CDMO業務有望迎來商業化加速放量期,預計2022-24年收入147/200.4/270.6億元,同比增42.8%/36.3%/35.1%,歸母凈利48.8/68.5/93.2億元,同比增44.1%/40.4%/36%。
中泰證券認為,作為全球生物藥外包服務行業稀缺標的,藥明生物所處行業高景氣、公司優勢凸顯,后續隨著現有項目進入商業化,以及XDC、疫苗、雙抗等平臺加速兌現,長期空間廣闊,未來可期。藥明生物作為全球生物藥外包服務行業稀缺標的,所處行業高景氣、公司優勢凸顯,后續隨著現有項目進入商業化,以及XDC、疫苗、雙抗等平臺加速兌現,長期空間廣闊,未來可期。維持藥明生物「買入」評級。
編輯/iri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