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綜合自財聯社、華爾街見聞、智通財經
因歐盟考慮加入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令、以及上周末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設施遭到了胡塞武裝的襲擊,對潛在的供應短缺擔憂使原油價格再次上漲,布倫特原油、WTI原油周一均站上110美元關口。
由于能源的基礎性地位,油價上漲將導致從食品、交通(物流)、取暖到工業生產等一系列領域的成本上漲,可能加劇當前全球通脹問題,從而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出現滯脹風險。
惠譽顯著上調中短期全球油氣價格目標,高通脹還得多忍兩年?
在俄烏和中東的緊張局勢的背景下,惠譽國際周一也發布報告,大幅上調了近兩年的國際油氣價格預期。根據惠譽國際的最新目標價,
2022和2023年的布油基準目標價分別上調至100美元/桶和80美元/桶,此前預期分別為70和60美元;WTI原油未來兩年的目標價也上調至95和76美元;
但惠譽認為2024年起國際油價將回落至此前的長期目標價位。
(來源:惠譽國際)
這一份預期也透露出,2014年之后最嚴重的原油通脹沖擊,有可能還將至少持續兩年時間。
惠譽表示,2022-2024年的油價基線走高,主要反映出俄烏沖突后歐洲國家從俄羅斯進口燃料的意愿降低,以及一些非歐國家降低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將造成其余地區的供應緊張。長期價格預期不變主要反映能源轉型對需求和生產邊際成本的影響。
美銀警告:我們或將見證一場歷史性原油大逼空
在過去短短的一個月內,空頭賣出了10億桶原油期貨,創下了歷史高位并持續占領市場高地。
但是美國銀行大宗商品團隊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表示,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和2020年4月20日WTI合約價格跌至每桶負40美元時完全相反的「鏡像」情況,當下的庫存狀況就是論據。
目前WTI原油期貨價差已經飆升至10年高點(WTI原油1個月到期期貨價格與3個月到期期貨價格之差達到每桶11.7美元)。團隊預計,此后現貨溢價或將繼續維持在高位,不利于石油庫存的增加。
由此也能反映出,為何重要的原油庫存—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的WTI庫存,從年初至今能消耗1300萬桶。截止上周,庫欣原油庫存已經觸及2400萬桶,創下頁巖油時代以來的最低季節性水平。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庫存水平可能已經接近最低水平,也就是「罐底」。
根據美國銀行的說法,鑒于目前的現貨溢價水平,這些庫存中的很大一部分可能用于混合操作和作為管道流動的備用。因此,它們可能無法用于進行WTI合約交割。
更糟糕的是,隨著庫存接近運營最低水平,幾乎每一個價格信號都在阻止原油流向庫欣,這可能會限制再供應。
值得一提的是,米德蘭WTI原油較庫欣的溢價已達1.50美元/桶,限制了向庫欣的北向流動。同時,巴肯原油較WTI價差達5美元/桶,表明巴肯原油(Bakken)更有可能繞過庫欣直接流入墨西哥灣地區市場。庫欣和WTI之間以及巴肯和奈厄布拉勒(Niobrara)之間的價差也會降低煉油商混合WTI原油的意愿。
再者,WTI-布倫特原油價差最近觸及-9.20美元/桶的多年低點,目前接近-5美元/桶,這將鼓勵交易商未來幾周出口更多原油,出口量「可能創紀錄」。
雖然煉油廠的運轉變化應該能短期內緩解庫欣庫存的一些壓力,但過后的庫存形勢仍然很緊張。
從歷史上看,庫欣庫存滯后WTI日歷價差大約2個月。雖然這種關系在正常庫存水平期間可能呈線性關系,但從理論上講,日歷價差應該隨著庫欣庫存見底以拋物線速度增加(更多現貨溢價),然后隨著庫欣庫存增加以拋物線速度下降(期貨升水)。
上述所有的現象都指向同一種可能,那就是「近月WTI期貨合約有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出現‘融漲’(melt-up)」,也就是可能會出現與2020年負油價完全相反的「鏡像」情況。
2020年初,國際油價一直在50-60美元區間運行。然而隨著疫情爆發,全球原油需求遭受嚴重沖擊,全球庫存爆滿,油價開始下挫,隨后原油運輸成本及存儲成本開始超過石油的實物價值。
此外,當時WTI近月合約即將到期也對油價造成影響,2020年五月合約是在4月21日交易時段結束時到期。IHS Markit的能源市場分析師Marshall Steeves曾表示:「(4月20日)是到期合約的倒數第二個交易日」,因此未平倉合約數量和成交量都出現下降,導致流動性也降低。
這就導致在臨近交割日之時,多頭合約持有人面臨原油「無處存放」的窘境,甚至愿意以負油價來強制平倉,導致油價有史以來第一次跌至負值區間。在美國時間2020年4月20日,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跌出史上第一個負數結算價-37.63美元。
而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完全相反的一幕可能會上演。
隨著交割日的臨近,由于原油庫存處于歷史低位,所以「無油交割」的情況或將致使空頭合約持有人爭相買入以求按期平倉,但是這可能會致使油價到達「任何位置」,甚至出現「歷史性逼空」。
油價飆升將加劇全球通脹水平,如何尋找應對之策?
在高通脹背景之下,與通脹掛鉤的二級市場投資需求激增,投資者希望對沖價格上漲的風險。那么,投資者應該如何投資?哪些行業板塊可以對抗通脹?
1、押注通脹上升的ETF
去年12月份上市的、直接以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命名的$AXS ASTORIA INFLATION SENSITIVE ETF(PPI.US)$,在今年錄得了14%的漲幅。
據彭博統計的數據顯示,所有名稱或ETF描述中含有「通脹」一詞的ETF,去年均實現了資金流入。其中,有三只ETF在2021年的回報率超過了最新的CPI讀數7.9%。它們是:
$VanEck Vectors Real Asset Allocation ETF(RAAX.US)$,2021年漲21.56%,今年至今漲12%;
$HORIZON KINETICS INFLATION BENEFICIARIES ETF(INFL.US)$,2021年漲24.76%,今年至今漲6.6%;
$ProShares通脹預期ETF(RINF.US)$,2021年漲16.21%,今年至今漲近8%。
2、有望抵御通脹升溫的股票
雖然股市在通脹高企的情況下一般都表現低迷,但從行業的層面而言,個別板塊仍存在獲利機會。有基金經理指出,通脹預期下,一些受益于價格上升和盈利驅動的板塊將相對受益:
首先關注進攻性資產,即產品能漲價、毛利率能擴張的一類資產;其次關注防御類資產,可尋找市場上股息率高、分紅率穩定性好持續性強的資產,通過高股息率策略去抵消實際利率上行帶來的壓力,以保持組合的穩定性。
一般來說,大宗商品、農產品、金融股、房地產是通脹上行階段的受益品種。
(1)有色金屬
鋁:
$美國鋁業公司(AA.US)$、$中國鋁業(ACH.US)$
$世紀鋁業(CENX.US)$、$凱撒鋁業(KALU.US)$
銅:
$麥克莫蘭銅金(FCX.US)$、$南方銅業(SCCO.US)$
$Hudbay Minerals(HBM.US)$
$Turquoise Hill Resources(TRQ.US)$
黃金:
$紐曼礦業(NEM.US)$、$巴里克黃金(GOLD.US)$
$SPDR黃金ETF(GLD.US)$
(2)油氣板塊
石油:
$埃克森美孚(XOM.US)$、$雪佛龍(CVX.US)$
$康菲石油(COP.US)$、$英國石油(BP.US)$
$EOG能源(EOG.US)$、$先鋒自然資源(PXD.US)$
$馬拉松石油(MRO.US)$、$西方石油(OXY.US)$
天然氣:
$威廉姆斯(WMB.US)$、$阿美能(AEE.US)$
(3)煤炭板塊
$阿齊煤炭(ARCH.US)$
$Peabody Energy Corporation(BTU.US)$
$Alliance Resource Partners LP(ARLP.US)$
$Natural Resource Partners LP(NRP.US)$
相關閱讀:吐血整理:美股能源板塊強勢領漲,概念股在這里!
(4)農產品
$泰森食品(TSN.US)$、$邦吉(BG.US)$
$都樂食品(DOLE.US)$
$Archer Daniels Midland(ADM.US)$
$Cal-Maine Foods(CALM.US)$
(5)金融行業
$富國銀行(WFC.US)$、$匯豐控股(HSBC.US)$
$瑞銀(UBS.US)$、$花旗集團(C.US)$
$美國銀行(BAC.US)$、$巴克萊銀行(BCS.US)$
$摩根大通(JPM.US)$、$摩根士丹利(MS.US)$
(6)高股息資產
$淡水河谷(VALE.US)$、$巴西石油公司(PBR.US)$
$力拓(RIO.US)$、$必和必拓(BBL.US)$
編輯/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