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下一次提價或許并不遙遠。
面對大宗原材料的持續上漲,特斯拉也頂不住了。
特斯拉近期開啟中美同步調價。中國官網顯示,Model 3高性能版的價格已調至34.99萬元起,較原來的33.99萬元上漲1萬元;Model Y長續航、高性能版的價格分別為35.79萬元和39.79萬元,較之前的34.79萬元和38.79萬元上漲1萬元。
美國官網則顯示,北美地區Model Y 長續航版售價上調 1000美元至59990美元,Model Y高性能版售價上調1000美元至64990美元。
針對提價,特斯拉CEO馬克斯公開表示,特斯拉及其火箭公司SpaceX在原材料和物流方面面臨著「巨大的通脹壓力」。
馬斯克同時轉發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并配以「我們并不孤單」的文字。該文章稱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有望創下5 年來的最大單周漲幅,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也創下新紀錄,因為俄烏沖突引發了從石油到小麥等原材料的「異常波動」。
漲價不能停
特斯拉漲價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自2021年上市以來,國產Model 3已經經歷了6次調價,Model Y則連續經歷了4次漲價。
對于頻繁漲價,馬斯克也做出過回應,他稱漲價并不是為了盈利,但供應鏈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
外界普遍認為,近期俄烏危機升級對特斯拉生產所需的鎳、鋁供應都造成重大影響。俄羅斯目前負責全球6%的鋁供應和7%鎳供應,歐美相關制裁必然對相關金屬供需造成影響。
鎳價格近期上漲對特斯拉影響尤為明顯。公司此前已考慮用價格更為便宜的鎳來替代三元鋰電池中價格波動較大的鈷,三元電池中鎳含量的提升,能夠顯著增強電池產品的能量密度;而且鎳供應分布廣泛更易大量生產,高鎳低鈷電池的成本優勢凸顯。
但伴隨著俄烏沖突升級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國際鎳價瘋狂上漲。本周二,倫敦金屬交易所在鎳價漲破10萬美元之際宣布暫停鎳交易。
摩根士丹利此前分析認為,當前國際鎳價意味著制造每輛電車的平均投入成本增加了約1000美元,這將直接影響電動車制造商的盈利狀況。
但按照特斯拉目前的提價速度,公司似乎不打算自己「吃下」這部分成本,只要原材料上漲還在持續,特斯拉就有繼續提價的動力。
Wedbush分析師Dan Ives公開表示,其認為特斯拉可能在未來兩周內再次漲價,以適應供應端緊張的環境,將成本直接轉嫁給消費者:
特斯拉有能力像奈飛和亞馬遜一樣,將它不打算吸收的通脹轉嫁給消費者。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通脹持續上行,馬斯克也有自己的解決之道,其建議投資者買入房產等實物資產或生產優質產品的公司的股票:
作為一個普遍原則,對于那些從這個帖子中尋求建議的人來說,在通脹高企時,持有實物資產,比如房子或你認為生產優質產品的公司的股票,通常比持有美元更好。
編輯/Corrine